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据后花园新西兰房地产援引stuff报道:近日,可口可乐在新西兰全国的一条广告语可算是闹了一个大乌龙,也给所有企业好好上了一课,品牌本地化时一定要做好功课,不然可就闹笑话了。
众所周知,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可口可乐可能想利用这点拉近与新西兰人的情感纽带,便在广告语中采用了毛利语,“Kia ora, mate”,应该是想表达“你好,朋友”的意思。但这样一条土洋结合的广告语,立马被人发现了其中的不妥。

在毛利语中,mate 是死亡或死者的意思。这条广告语便成了“你好,死亡。”这可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传播学专家Cas Carter表示,这显示了可口可乐没有花时间来做研究或咨询本地人。
她说:“国际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在营销中体现本土文化。做得好效果非常棒,可一旦做不好,可就是一个大风险。”
“可口可乐这个错误更大,‘mate’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毛利词,它出现在毛利人最著名的哈卡舞中,全世界都可以看到。”

哈卡舞
社交媒体上,人们更是用这句广告词调侃起可口可乐。有人说“尽管这种高糖的软饮不好,特别是对牙齿健康,但就我所知它还没到立刻致死的程度啊。”

Cas Carter也表示:“可口可乐不是什么健康饮料,所以说‘你好,死亡’就像是在承认自己有多不健康。”
她表示一个明智的道歉可能很快就能解决问题,这个错误不太可能影响公司的利润。

奥克兰大学商学院营销主任Bodo Lang说,营销和广告中的跨文化错误比人们意识到的更为普遍。”
“通常,当一个全球性品牌不恰当地使用本地语言或文化符号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此类事件最常见的回应是付之一笑,以及社交媒体上评论和模仿活动的短暂爆发。”
他表示:“避免这种错误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寻求专业翻译人员或文化顾问的帮助。这种前期的小成本通常是值得的,因为这可以避免日后可能不得不处理的大问题,也避免了应对随之而来的顾客的失望。”
据悉,媒体已经就此事联系可口可乐公司。
【英文原文链接:https://www.stuff.co.nz/business/107881064/cokes-hello-death-blunder-goes-vi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