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据新西兰Day7传媒报道 3岁的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归来,澳大利亚妈妈在整理物品的时候在午餐盒中发现了这样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您家孩子今天的午餐中有一块巧克力蛋糕,属于“红色”类别的食物(澳大利亚采用红、黄、绿灯,来给孩子的食物评级)。请选择更健康的食物给孩子吃。”
纸条的最上方还留下了一个“不开心”的小表情。
谁曾想这件事被放上网后
新西兰的媒体广泛讨论
新西兰的家长们也木嗨森了!
经过投票民意调查,有91%的新西兰家长都觉得,如果是自己收到这张字条,会立刻把它团成个球球扔进垃圾箱。
新西兰家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难道老师的好意提醒还做错了?
原来,令大部分家长觉得超级不爽的原因,并非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饮食的管控,而是纸条上那个大大不开心的表情。不少家长留言说,看到纸条上的表情就浑身不爽,不就是一块巧克力蛋糕吗,弄的好像自己每天都在逼着孩子吃垃圾食品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
新西兰的幼儿园老师又是如何
“监督”孩子们的食品健康问题呢?
.jpg)
比如,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必经之处挂上这样的推荐,提供更多健康饮食的例子给爸爸妈妈。
或者用这种小纸条,上面写着有助于孩子饮食健康的小建议,以及对孩子健康有害食物的小提醒。
.jpg)
就算是提醒,开心的表达或许更好
如果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某个孩子的午餐非常不健康,老师们也会找机会劝说孩子的父母,不过绝对不会放上一张“不开心”的表情...
看来这个世界的很多“不高兴”,都源于没有找到最合适的表达...
但从一张纸条引发的媒体讨论也可以看出,新西兰与澳洲的家长与老师,都很在意对方的感受,哪怕是出于善意,大部分人也去努力寻找最能让双方接受的表达方式。
老师训家长,还是家长训老师,都不能算是健康和谐的关系,如果存在,也仅仅是维持,孩子一毕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也就彻底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