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新西兰人权委员会在过去10年里共收到了3041起关于种族歧视的控诉,其中亚洲人的投诉最多。
图片来源:Pixabay
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Lesley 编译 在新西兰,你也许看到过敦促中国人不要吐痰的标志,也见过拒绝印度乘客就坐的公交车司机,这都是在过去十年里,新西兰数以百计的种族歧视投诉中的两个案例而已。
新西兰人权委员会(Human Rights Commission)在过去10年里共收到了3041起关于种族歧视的控诉。
《官方信息法》(Official Information Act)的数据显示,人权委员会每年都会收到341起与种族相关的投诉,2009年收到的投诉高达399起。
由于隐私原因,人权委员会无法详细列举每个投诉的内容,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 一张海报上包含这样的大写粗体字样:“如果你是毛利人、中国人、亚洲人或有太平洋岛国血统,请接收乙型肝炎检查。”
• 一个公共游泳池的标志上写着:“中国人不要吐痰。”
• 一名公交车司机拒绝让一名印度乘客就坐,原因是“你们印度人总是这样做。”
• 一名分包商要求雇员提供护照和无犯罪记录证明来证明他的出生地,即使这名雇员的家庭已经在新西兰居住了150年。
最近记录的种族歧视案例发生在男子Peter Leitch,又名“疯狂的屠夫”(Mad Butcher),和一个毛利血统的年轻女子Lara Bridger之间。
近日,23岁的Bridger投诉Peter种族歧视,原因是Peter告诉Bridger说,Waiheke岛是“白人的岛”。在Bridger的毛利家族支持她投诉之后,这位新西兰商人Peter表示,他说的只是个玩笑话。
当Bridger把故事的视频从社交媒体上删除之后,1月4日,她仍然坚持自己的故事版本。然而,就在社交媒体上言论甚嚣尘上的时候,Peter的发言人表示就此作罢。
(根据Peter Leitch的表述,事情是这样的:1月3日,在Waiheke岛上的一个品酒的地方,Peter劝Bridger和她的朋友们少喝点酒,因为当天岛上警察很多。Bridger回答说自己是tangata whenua (people of the land,毛利人一般称自己的方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Peter就开了个玩笑回答说,Waiheke岛也是白人的(原意是共同在一个岛上,大家都平等)。也就是这个言论让醉酒的Bridger认为是种族歧视。)
梅西大学社会学教授Paul Spoonley表示,涉及到种族主义方面的事情很容易“超越界限”,但是如果言语伤害到了对方,那就应该为所说的负责任。
“如果你做得有点过了,就需要和你冒犯的那些人面对面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他也表示,新西兰和其他国家相比更加开放,但是我们仍然还有“种族主义信仰和种族主义机构”。
Spoonley将新西兰的种族主义分为了三个层次:不经意的种族主义打击,即不理会他人或开他人玩笑;针对最近移民的种族主义;以及在社交媒体上丑陋的种族主义。
然而,他认为有关种族主义的讨论需要保持开放状态。
“每个人都在其中有利害关系,我们应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互相之间需要给予尊重。”
人权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种族歧视来自工作场所(866),公共部门(795),或提供商品和服务方面(553)。
委员会协助了775名投诉人,对247名投诉人没有采取措施,解决了157次投诉,还有1725起投诉的结果未知。
在过去两年中,85起投诉被转交至人权诉讼办公室(Office of Human Rights Proceedings)或人权审查法庭(Human Rights Review Tribunal)。
在所有已披露种族的投诉人中,亚洲人的投诉最多(601),其实是高加索人(580),毛利人(398)以及中东和太平洋岛民(少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