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特约评论文章来自孙岩(胖Jack是文青) 充满变数的2016年即将过去了,经过这一年大开大合的变化,个中滋味只有明年体会了。
这一年,写过一些时评,也写过一些歌词式的文章自娱自乐。可惜我写的歌词还没有人能帮忙谱成曲,或者有人指导该怎么改正,只好聊以自娱自乐了。至于时评,这篇算是2016年的最后一篇了,也算是一个对2016年的总结。与上一篇时事评论文章不完全一样,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对于本地政治的预想,尤其是明年大选的展望。
上一篇文章里预测到了川普的粉末登场,也预测到了JOHN KEY的下野,但是没有准确的预测出钥匙先生下野的时间,很遗憾。先说说前总理辞职的日期,这个日期简直就是非常完美的选择。一周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用他的影响力强推Bill English先生上台,试探出通过自我提名的方式跳出来竞选党魁的人,也会使来年的大选一旦失败后的接棒人呼之欲出。然后再利用国会休会的时间,让新总理有更多时间适应新职位,多出来露面,多出来讲话,争取把自己下台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那么问题来了,新总理能继续下去吗?笔者以为,难。1996年首次入阁的Bill (账单)English,在2002年就达到了第一次人生的巅峰,代表国家党出战,竞选总理。结果是惨败,铩羽而归。紧接着,账单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党内排名第五等到了从2008年开始就职的副总理,熬到现在,成为总理。需要解释一下的是,“熬”这个字是呼应前面的“难”这个字的,苦熬的媳妇成为婆婆容易,但是成就一番事业,古往今来都很难。抛开“进取心”不谈,二十多年,对于一个在基层从政的人一步一步的向上走,可能不算什么,这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但是对于一直持续的站在党团前排的人来讲,这并不是一个优势,因为他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他的底牌早就被人看透了。按照现在国际流行的趋势来说,正统的政治家希拉里,被看似在政治上目不识丁的川普打败。从这方面来看,选民是喜新厌旧的。最新的民调也证实了笔者的观点,失去了钥匙先生个人魅力的加持,国家党的支持率在持续下跌。
1996年是个好年份,前国家党党员WinstonPeters所组建的新西兰优先党在那年和国家党组成了联合政府。Winston Peters先生的政治手段极其丰富,而且所领导的新西兰优先党也是有针对性的左右逢源。从1978年来,除了1981-1984,2008-2011这六年外,他都在国会里工作,曾经任职过副总理和外交部长。通过目前世界性的趋势来看,保守思想风起云涌的大气候下的新西兰也将不可避免的走向保守化。进一步讲,提倡削减移民人数的新西兰优先党很有可能成为MMP制度下的胜者,从而演变成为得到一定票数的小党会左右大党团间的组阁方式。在2016年年中,工党和绿党已经达成协议,将于未来举行的大选中组成联合政府,与目前在台上的国家党竞争国会席位和总理宝座。与此同时,Winston Peters对于工党绿党的联合的评论就是不屑一顾,因为与工党国家党分别合作过的老油条知道待价而沽,2016年年中就露出底牌绝对不是最好的时间。就目前的态势来分析,除非出现特别可以炒作的文章,绿党的思想对于选举暂时并不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他们能赢得的就是他们的基本选民。合作的另一方工党,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明确的打出种族牌,这是他们转而争夺优先党基本盘的一种手段。殊不知,作为大党的工党出于对基本盘的负责,绝对不可能抛出过于极端性的执政方针,但是优先党可以。所以优先党这一一人独大的小党,会发挥出自己出牌无底线的优势,Winston Peters的政治头脑会在2017年的大选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1996年,Bill English进入国会。同年,新西兰优先党和国家党组成了联合政府。明年的大选会不会是又一次的联合政府呢?笔者认为,很有可能。前总理John Key的执政条件之一就是旗帜鲜明的不与优先党合作,Winston Peters被钥匙先生搞得灰头土脸,差点没退休。但是,这次John Key的辞职(巧合?)也给国家党和优先党的合作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在国家党大幅削减移民人数的政策出台之后,Winston Peters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拍手称快。这个政策也的确暗合了优先党的论调,也符合当下日趋保守的方向。作为小国的新西兰,降低移民人数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最早会在2017年年底显现出来,而这时恰好已经度过了大选年。如果经济形势恶化的特别明显,而优先党的大选所得席位少于13席,国家党政府会再次祭起移民大旗,而优先党就很有可能会作为替罪羔羊,1998年的分崩离析再次重演。至于优先党会不会选择工党和绿党,笔者觉得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只取决于优先党所得好处的多少,一旦当选,工党和绿党已经在一起瓜分了各种内阁职位,作为第三政党的优先党应该不会捞着要害的肥缺,毕竟工党和绿党已经各怀鬼胎了,两方面都怕优先党的崛起尾大不掉。反观优先党与国家党合作组阁,Winston Peters对于国家党继续执政的功不可没,重新被推选为外交部长也不是不可能。
.jpg)
分析形式,就应该全盘考虑。如果一旦工党,绿党和优先党三党组成联合政府,Winston Peters依然有可能拿到至少一个部长的位置。三党的联合政府会对移民法案更加严苛,而新西兰也将不可避免的走向单边政治的漩涡中。这样的联合政府会更多地借鉴美国的经验,更进一步讲,政治素人的川普的光辉会一直照耀到南半球的这个角落,新西兰将会在保守主义中越走越远。在货币战争中没有话语权的新西兰,一味地保守会导致在新西兰本地投资市场活跃的投资客逐渐离开新西兰,移民政策的持续收紧也会导致留学市场的萎靡不振。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如果新西兰不能及时的转型成为高端旅游或者定制化旅游的目的地,观光旅游产业也将会随着这个周期的结束而日渐低迷(这个是迫在眉睫的议题)。然后,三党联合政府为了拉动本国经济,将会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很可能在食品行业和文化产业),能持续多久,取决于三党的联合政府能不能推出让所有投资客满意的政府补贴计划。对于在这种情况下的国家党而言,Bill English一旦失败就会辞去党魁的职务,取而代之的会从Jonathan Coleman, Paula Bennett和Judith Collins其中的一个选出,或者是目前默默无名的某位(这也是新西兰政治的一个传统)。笔者以为Jonathan Coleman会脱颖而出,他的资历和口碑会是他成功的关键,在多元化的Northcote选区一直以来的表现也确实是可圈可点。至于Paula Bennett和Judith Collins,每一个都符合铁娘子的形象,但是世界日趋保守化的今天,没有极硬的手腕,女汉子很难会在领导失败的政党走出低谷。
世界趋于保守化,主要是因为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正如笔者的上一篇文章而言,在经济持续低迷,老百姓手里的资金趋于缩水的时代,只有节衣缩食才是正确的消费方向。目前美元走向升息通道不可避免,那么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的趋势也不可阻挡,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各国的流动外汇资金会迅速的流往美国,对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是一个绝对的噩耗。想要降低美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必须捧出第二个国际货币。曾经风光无限的欧元,在美国人民的老朋友---英国英镑的离间(脱欧)下,跌下神坛。目前来看,下一个可能崛起的货币只有人民币,这也就是为什么侯任总统川普屡次试探中国的原因。已经离任的钥匙先生在美国与中国夹缝中走得虽然坎坷,但是新西兰在他的带领下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低迷的时代,而且新西兰的第一产业---牧业受到致命打击的时候,新西兰的经济没有大起大落,就已经很不一般了。就目前各方面的表现而言,任何一个可能的继任者都并没有表现出足够大气的政治智慧。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西兰而言,无论谁来执政,新西兰走向保守化将是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