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报道 今年11月21日是中国建设银行(新西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西兰建行”)开业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新西兰建行以国际化视野,围绕本地化发展战略,为新西兰本地企业、中资企业和华人华侨提供服务,给新西兰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为感谢客户的大力支持,11月29日晚,新西兰建行在其位于奥克兰市中心的办公室举办答谢酒会,除了对客户表达感谢外,也借此机会与客户深入交流。答谢会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古筝、武术和“变脸”表演等,向中外嘉宾展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继续耕耘本地市场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新西兰建行董事会主席、前总理Jenny Shipley女士首先致辞。她对客户的大力支持,建行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及与会人员的拨冗出席表示了感谢。Jenny Shipley表示,她为新西兰建行短短两年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而这些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建行总部和新西兰银行管理层有力的领导,也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新西兰建行推动本地化战略,除十馀名本地Kiwi员工外,还有很多年轻的新西兰华人在建行工作,在多元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樑。未来新西兰建行将继续耕耘本地市场,积极参与和服务新中经贸合作,进一步促进新西兰经济发展。对于明年的展望,Jenny Shipley表示期待新西兰建行继续发展壮大,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更全面、更广泛的金融业务服务。
新西兰建行李兴尧代理总经理(主持工作)也发表了讲话。李总表示,过去一年新西兰建行取得了显着的发展。今年年中,母公司建行总行向新西兰建行注入了一亿美元的额外资本金,大大提升了新西兰建行的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在新西兰市场,建行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李总介绍说,新西兰建行与很多本地大型企业密切联繫与合作,参与了不少本地大型基建项目的建设;与此同时,在与中国相关的资金流、人员流和贸易流等业务领域也取得显着增长。对于未来,李总表示将按照集团总部要求,继续推进向综合性银行、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银行和智慧银行发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促进新西兰本地的经济发展。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商务参赞张帆先生也发表了讲话。张帆参赞对新西兰建行开业两週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这两年新西兰建行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对中新两国的关係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一年,希望新西兰建行做出更多贡献,继续在中新两国双边关係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注重本地化战略大力参与基建项目融资
新西兰建行开业两年来的历程是什么样的,目前的业务状况又如何?本报记者专访了主持新西兰建行工作的李兴尧代理总经理。

李总介绍说,新西兰建行2014年7月获新西兰储备银行批准,同年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新西兰期间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共同为新西兰建行开业揭牌。回顾这两年来的发展,李总不无感慨:“从最初6个人的筹备组,发展到现在近40人的经营团队;新西兰建行从零做到8亿多纽币的资产规模,每一步都非常不容易。”李总介绍说,新西兰建行目前按照“两大领域,四大支柱”的思路来佈局业务。两大领域是指和中国有关的业务领域和纯本地业务领域;在和中国有关的业务中再分成为资金流、人员流和贸易流,这三大块内容和纯本地业务一起构成了新西兰建行业务发展的四大支柱。
李总表示,新西兰建行非常重视本地化战略,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引领作用,目前已经与多家新西兰本地大型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涉及行业包括电力、化肥、林业、地产等各个方面。
李总指出,“本地基础建设项目是新西兰建行非常看重的领域。目前,奥克兰乃至整个新西兰正迎来基础建设的高潮,而参与基建项目融资正是建行的强项。新西兰建行参与了本地一些高速公路的PPP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常见融资模式)。比如下半年公佈的一条长约 20公里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建行就是几家贷款银行之一。当然因为规模关係,新西兰建行暂时还不能像建行在中国国内那样独立承担大型项目的融资,还需要和当地银行合作。但这个项目是新西兰建行在PPP项目方面的突破,展现了新西兰建行在专业人员和资金方面的实力,第二个项目可能会在明年公布投标结果,目前还有其他PPP项目正在接触和洽谈的过程中。”
资金流人员流贸易流 齐头并进服务华人社会
李总介绍说,在大力推动本地化战略的同时,新西兰建行也非常重视和中国有关的业务,资金流、人员流和贸易流三大板块齐头并进,为中资企业、华人华侨及华人社区服务。
李总指出,资金流是指为来新西兰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在新西兰大规模投资的中资企业很多,在乳製品、林业、房地产、酒店旅游业等方面尤为显着。新西兰建行跟这些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关係,近期也支持了一些中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向他们提供贷款融资等服务。
人员流方面主要是做两方面业务:一是个人住房贷款,二是移民金融。个人住房贷款是新西兰建行去年才推出的产品,但发展迅速超出预期,目前在新西兰建行资产裡已经佔了较大的比重,尤其是今年发展特别快:“这也是各种市场机遇带来的结果。首先是国内过来移民的,或考虑到分散投资的,或家裡有小孩来读书的,买房置业的特别多,再加上今年本地几大银行陆续限制海外收入贷款,给我们中资银行带来了机遇。毕竟我们来到这裡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支持中资企业,支持华人安家乐业。”
李总介绍了建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基本情况:“目前建行可以办理海外收入贷款,当然我们也必须遵守新西兰央行的LVR政策,投资房最多贷款六成,首付四成,自住房目前控制在贷款不超过七成。由于人力限,为提高效率、建行目前原则上考虑贷款额在50万纽币以上的申请,特殊情况另外考虑。不过从目前奥克兰的房价来看,大部分申请恐怕都会超过这个数字。利率方面比当地银行略高,但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
李总指出,在投资移民服务方建行是当地银行(不仅是中资银行)第一家推出QDII产品(Qualifi 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Investor,合格境内投资者)的银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投资移民通过合法渠道将资金转至新西兰的问题,投资标的也能符合新西兰移民局的要求:“这相当于是一个打包的产品,客户在国内使用人民币购买国内建行的QDII产品,资金过来后投资到新西兰建行发行的债券上。有些客户自己有渠道把钱转到新西兰,要找合适投资产品时也可以选择投资新西兰建行发行的债券。如果客户通过QDII渠道转款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已经有数十名客户通过投资建行的QDII产品获得了新西兰居留签证。”李总进一步解释称,私人换汇方面还是需要符合中国外管局的具体规定。
第三大板块贸易流,则是指为中新企业之间的贸易提供结算、融资服务。李总表示,除了传统的信用证业务外,新西兰建行还在考虑做一些差异化产品,和其他银行有所区别:“信用证本身是安全有保障的,但双方交易成本都很大。我们考虑能不能做一些直接的,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产品。比如说中国客户从新西兰进口产品,如果这些客户是建行非常瞭解的,评估下来信用非常好的,那我们就可以为这些客户提供信用担保,或者把新西兰出口商的应收账款买过来。这样可以大大减低双方的交易成本,而对新西兰出口商来说,还可以大大扩大在中国的潜在客户群体,是一件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这样的产品本地银行无法提供,但建行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提供!”

中资银行为何走出国门?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李总认为,这是中国国家战略以及银行本身的发展需要共同形成的局面。
李总表示,从国家战略来说,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鼓励企业走出去是总体战略方向,也正好遇到整个中资企业走出国门的高速发展期。而作为银行来说,服务客户,跟随客户走出去,也是很自然的发展需求:“我们的客户走到海外了,而中资银行给客户在国内提供了综合化的服务,他们也会觉得跟中资银行合作比本地银行更便利一些。所以客户也有这个需求,希望中资银行能够跟着他们走出去。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说,作为中资银行,我们也是积极落实和推动国家战略的一个践行者。”
李总还指出,从银行自身角度来说,也面临国际化的需求:“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金融环境之中,我们面对的客户、面对的各种市场的变化都是全球性的,如果我们只局限在中国市场,对银行整体的战略发展是会有影响的。从风险分散角度来说,如果你不走出来,所有风险基本上都集中在本土,那麽本土的经济起伏对银行的影响就是百分之百的。我们走出国门,本意也有一个是分散风险的考虑。中资银行海外的整个资产负债,整个规模以及我们的收入占比在整个集团裡面,相对还比较小,但大部分中资银行都认为,我们要逐步把这一块做大,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均衡的局面。即以国内为主战场,加上在海外新开闢的市场,能够形成境内境外平衡发展的一种态势。这个可能是中资银行国际化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李总还提到,除此之外国际化也有利于中资银行向国际先进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培养自己的全球化人才。
中资银行走出国门当然会遇到一些文化上的冲突,这一点有多年海外经验的李总深有感悟:“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背景的员工在处理问题上採取的方式完全不一样,这裡就涉及到一个跨文化管理的战略,不同地区採取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最重要是多元、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解决之道。新西兰建行目前有近40个员工,有从中国国内派过来的,也有Kiwi和本地成长的华裔,还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我们相处非常融洽,正在共同努力,为打造新西兰建行更好的未来共同努力!”
来源 - 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