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11月14日0时2分(北京时间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小城卡尔弗登东北发生的7.5级地震,地震中造成两人死亡。
由于新西兰地处世界两大构造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属于地震、火山频发地区。
然而,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汤加等相比,新西兰只属中等地震活跃水平。
这条地震带正好穿过新西兰北岛和南岛,基督城的位置其实在这条地震带的边缘地带,这也说明地震不是只发生在地震带,边缘地带也会发生强震。
根据地震带的说法,新西兰各个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是这样的:
地震最高发地带大概在南岛阿瑟山口国家公园附近,但那里人口稀少造成损失不会很大。
在大城市中,惠灵顿是最高发地带,抗震设计等级最高。
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离地震带很远,基本属于全新西兰最安全的区域,除了有火山的危险,地震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
以下罗列一下新西兰历史上震级较高的地震,以供大家参考:
1848年10月16日,在新西兰南岛北部的Marlborough发生里式7.5级大地震,该次地震是当年在当地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一次。1855年1月23日,在新西兰Wairarapa发生的地震,是新西兰历史上震级最强的地震,为里式8.2级。
1888年9月1日,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北部的Amuri地区发生里式7.1级大地震。
1929年6月17日,在新西兰南岛北部的Murchison发生里式7.7级大地震,震感波及远至New Plymouth,这次地震造成地表裂开,许多电线杆被拔出。
1931年2月3日,在新西兰Hawke’s Bay发生里式7.8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西兰历史上造成伤亡最大、破坏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1934年3月5日,在新西兰北岛小镇Pahiatua发生里式7.6级大地震,震感波及奥克兰和但尼丁。
1942年6月24日,在新西兰北岛南部惠灵顿地区的Wairarapa发生里式7.2级大地震,造成当地大量房屋被毁,同年8月2日,当地又发生里式7级大地震,破坏性与5星期前那次相当。
1968年5月24日,在新西兰南岛北部的Inangahua发生里式7级大地震,造成大范围破坏,震感波及全国各地。
1987年3月2日,在新西兰北岛的Edgecumbe发生里式6.1级地震,由于是浅表型地震,其破坏性非常巨大。
2010年9月4日,南岛坎特伯雷区的7.1级地震造成广泛的破坏,其中基督城的破坏尤其严重,一位基督城居民由于心脏病发而死,另外有两人受伤严重。
2011年2月22日,基督城附近的一场6.3级地震,由于震级大、震源深度较浅,且震中位于市中心,所以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破坏,这次地震造成145人死亡,超过200人失踪,使这次地震成为新西兰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认为是此次地震是2010年9月4日南岛坎特伯雷区的7.1级地震的余震。
除了地震灾害,新西兰境内的活火山有哪些?
目前新西兰境内只有一座长期活跃的火山,怀特岛White Island,它在新西兰北岛丰盛湾以东的海中。
还有几座非休眠活火山,但是它们的喷发不是那么的频繁,例如新西兰最著名的火山之一,汤加里罗国家公园的鲁阿佩胡山就是这样的。
因人为忽视造成伤亡严重的1886年新西兰塔腊韦腊火山喷发:
自18世纪末欧洲人开始在新西兰定居起,几乎所有50次左右重大火山喷发都是沿华卡塔内(whakatane)断裂带发生。
其中,1886年的塔腊韦腊火山突然喷发是到目前为止最致命的一次。
查尔斯·布鲁姆菲尔德所作的《塔拉威拉火山正在喷发》
1886年6月10日凌晨半点出现了火山喷发的初始征兆,地震引起地面颤动,开始很轻微,随后震动频率和强度均加剧。
在此之前,有迹象表明火山即将喷发,比如,附近的火山喷泉前所未有地喷了45.7米多高,是正常高度的3倍。
可惜,这些迹象被当地的土著人所忽视。尽管轻微的爆发活动持续了两天,然而此次喷发两小时后基本告终。
母偌和特阿日科两村全被埋在60米以下的火山渣、火山灰和火山泥中,共有156人在喷发中丧身。
奥克兰是建在火山上的城市?
没有错,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是由一系列的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的。
奥克兰由将近50座大大小小的火山围绕,一部分还能在地表看到,另一部分由于自然或是人类的活动已经埋入了地下或已经被削平无法看出是火山的形状。
奥克兰的火山基本都是死火山,但是也有研究表明部分火山处于休眠状态。
.jpg)
奥克兰最大的火山朗基多多火山也就是奥克兰的标志性景点
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居住在奥克兰,不用担心地震,只要担心火山就可以了。
其实,火山和地震往往有连带性,所以才有“火山地震带”这种说法。
1840年代的早期英国殖民者,曾经一度认为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适合殖民的地方,气候和土地条件都很优越。其后几千人的先驱欧裔移民进驻,然而到了1855年,惠灵顿的一次大地震给他们上了新西兰自然灾害的一课,他们开始意识到,脚下是片不安宁的土地。
地震和海啸,似乎是新西兰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课题。
但谁说极端天气、暴雨成灾、火山的威胁不会给这个风景秀丽的国家造成灾难呢?
从地质上讲,新西兰什么地方最安全呢?
可能很多人都会惊讶——月野兔本人所在的汉密尔顿才是新西兰最安全的地方了。
首先,这里远离海岸,因此没有海啸风险,另外,这里离主要的断裂带都较远。
火山方面,如果Mt Ruapehu火山喷发,根据新西兰大多时间的风向,火山灰多半也会向东飘去(新西兰的西风带也不太会把北岛的火山灰吹过库克海峡到达南岛),比建在火山带上的奥克兰安全多了。
即便汉密尔顿河暴涨,由于其河床较深,市区受到影响的可能也不是很大。
不过如果你住在北岛,那受火山的威胁还是存在的。
特别是奥克兰以及中部平原,如果Taranaki,Ruapehu,Tongariro或者Ngauruhoe这些火山中的一个大爆发,整个北岛中北部地区都会弥漫着火山灰,将会影响到废水处理厂,堵塞空调机,影响电力供应以及航空运输。
火山灰没有毒,但是很扰人。
最大的伤害可能是在屋顶清扫时摔下来——因为到时候,家家都得自扫火山灰呀!
新西兰具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灾害应对和教育体系,许多学龄儿童第一天学到的不是“长大了想当什么”,而是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学校里的紧急疏散地在哪等等。
自然的风险中无处不在,而当我们移民来到新西兰,逐渐适应了新的地理和水土特点,了解到各个层面的自然风险后,谁说这不是自然的馈赠,是为了让我们更美好地生活呢。
传递光辉:在基督圣光之下——在地震中闪耀着人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