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新西兰生活网 nzlife.nz】随着南太平洋夏日的季风,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又要到了。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加拿大、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是一年中最流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每年的10月31日万圣节前夜,无论大人小孩都会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个日子,到处去举办狂欢派对。人们刻意穿戴起各式各样恐怖的服装和面具,装扮成各种妖魔鬼怪,一副精灵古怪的样子,兴高采烈地庆祝狂欢。墙壁上还会贴上黑猫、巫婆、魔鬼、牛头怪、蜥蜴人、大脚怪等形状的纸片,以引来阵阵尖叫为乐事。
这一天,按照西方文化的习俗,是孩子们纵情玩闹的好时候。也是孩子们能够与社区的邻居,最无拘无束,最随意放松交往的一天,甚至还可以来点恶作剧。傍晚时分,孩子们会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各种妖怪式的面具,邀约起朋友,挨门挨户地去陌生人家敲门,要糖吃。有些孩子还手提一盏“杰克灯”(南瓜灯),或者南瓜灯模样的糖果盒。杰克灯的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内插一支小腊烛,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蜡烛点燃后,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可看到刻在瓜上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孩子们走到邻居门前,如果发出威吓般的叫喊:“不请吃就捣乱”!也不会引起邻居们的意外,因为这也和杰克灯一样,是万圣节的习俗之一。当然,大人们自然是很乐意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总是带着一脸和蔼可亲的笑容,拿来大把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各种美味糖果。运气好的孩子,常常能够要得钵满盆满,心满意足地享用很长一段时间。
“万圣节”为什么不直接就叫“鬼节”、“万灵节”?为什么要叫“万圣节”呢?
关于万圣节来源的版本很多,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万圣节”这个字,起源自天主教教会。欧洲的天主教会曾经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每年的11月1日,是天主教庆祝诸圣的节日 All Hallows Day 或 All Saint's Day。而在万圣节前夕,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是二千多年前的凯尔特族人(即目前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等)的年度丰收祭典日,要在这一天,表达他们对太阳神的敬意。他们相信世人的生活是由神明所主宰的,是太阳神让他们的谷物丰收,才能得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冬天!这一天,也象征着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而一年之中最令人恐怖的日子,莫过于十月三十一日的晚上,死亡之神 Samhain ,会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与故去的逝者们一起重返人间。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是传说中恶灵力量最强大的时刻。每年到了这一天,故人的亡魂会回到故居地,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获得再生的唯一机会。活着的人却十分惧怕亡魂来夺走生命,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家里的炉火、烛光,让亡魂无法搜寻到活人。再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恐吓驱赶亡魂,使亡灵分辨不清谁是鬼魂、谁是活人,无法找到替身。惊骇之夜过去之后,人们重新把烛光火种点燃,又开始新一年的平静生活。
难道传统的“万圣节”,是在向人们传递一个古老的信息?在庆祝诸圣的节日前夕,正是恶灵力量最强大,最恐怖的时刻!古怪精灵的打扮,是为了驱除妖魔,迎接庆祝诸圣的节日?人类只有战胜了魔鬼的死亡威胁,勇敢地驱逐恶魔,才能恢复平静的生活?
万圣节的另一个有趣的习俗是挨家挨户上门乞讨,据说这个习俗起始于公元九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11月1日这一天,被基督教会的信徒们称为万灵之日。基督教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而那些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能够由此得到上帝的庇护。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今天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挨户讨要糖吃的娱乐节目。万圣节也发生了变化,成了人们喜庆狂欢的节日。
在西方文化里,小孩子们万圣节里独自挨门挨户讨要糖果的社交习俗,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同,使孩子们独自与人交往沟通的社交礼仪和社交才能,从小便能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新西兰,从幼儿园到学校,还有一种为了让孩子们体验生活融入社会而量身定制的社交活动,也已然成为传统习惯。社区里,经常看见小孩子独自端着一大盒学校为他们准备的巧克力,挨门挨户上门推销。孩子们神情自如,落落大方,自信满满的小生意人样子,不得不由衷地认为这种从小锻炼孩子参与劳动,融入社会的意识,对于孩子财商和见识的培养,是非常宝贵的经历。人生的许多经验,是要靠一点一滴的亲身体验去累积起来的。有一些人生的感悟,甚至需要付出毕生的经历去体验。
有人说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和价值体现的人,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个人技能。第二、是团队合作精神。第三、资金投资实力。
个人技能体现在一个人具有真才实学,获得真本事,这就需要有一种终身都契而不舍的,虚心学习的精神。无论过去在学校里学过什么专业知识,都不能保证你能够在社会上终身够用。虚心学习的精神倒是能够终身受用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无论什么人,都有他的长处,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也是我们民族的先贤古圣给后辈留下的精神遗产。在人类的地球村中,文明进步与野蛮落后的选择,哪里需要拘泥于东方西方之分呢?开放的心态,虚心的精神,努力的实践,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
光有虚心学习的精神还是不够的,与人相处中为人处事的态度也显得十分重要。一个人的人格修养,会通过言行举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对人的社交能力产生影响。现代的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共同配合发展、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能否融洽地融入集体,个人心理素质显得尤为突出。
在地球村里,我们华人族裔,时常能感受到一种希望得到尊重的诉求。殊不知,希望得到尊重与值得尊重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得到尊重的愿望里,有一层意思是:我很重要,你得顺着我的意愿来。或许,我们并没有自以为是的那么重要。在社会上能够获得尊重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西方人社会里,完好地保留着传统的社交礼仪,比如路边遇见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习惯性地要打个招呼,至少会给予一个微笑来传递善意。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从语言表达到行为举止上,很讲究分寸,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度。一声“对不起!”除了表达歉意,还蕴涵着自信与担当。内心羞涩的人,很难坦然地说出“对不起,是我的错!”
有次我去乡村赶集,在一个老头儿的摊位上买了一盆花。聊天中,老头儿猜中了我是一个中国人,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竟让他的脸上露出既得意又陶醉的灿烂笑容,使他那张刻满风霜的脸,好像也开成了一朵花。一只手高高扬起,想在我的背上拍一下,举在半空中的手突然又僵住了,慢慢地滑落了回去,大概觉得不合适吧。我被他的憨态感染得心里暖洋洋的,主动上去与他抱抱,算是一种释然吧。这种来自于人与人之间,充满甜蜜温馨的体验,是过去的生活经历中从未有过的。我自己在心里嘀咕:“我们究竟怎么了?多年以来的奋斗价值观,给心灵深处留下了一个怎样的空洞,需要进行修补?到底缺少点什么?”在心与心的距离里,竟然有种疏离的伤感。
其实,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真诚与善意!我们能够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理解,别人的关怀,别人的宽容和接纳,而不是自己内心的强大吗?如果说自己的内心,能够强大到像一颗大树,植根于深深的土壤里,枝干向上尽情地伸展,接收阳光雨露的滋润,枝繁叶茂,还能荫蔽小动物和小鸟来栖息,哪里还需要刻意地去追求得到尊重。如果刚好相反,自我封闭起来,头朝下深埋进土里,除了活得灰头土脸,还会日渐枯萎。一颗玻璃心,吹弹可破!一旦融入团队,稍遇困难和挫折,不要说挑战竞争剧烈的环境,连正常社会环境都难以适应。自信心、自尊心都将遭受严重创伤。
至于资金投资的实力,不是每个人的生命过程里,都会遇见一个富有的爸爸,能够坐等投资收益。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预祝大家,万圣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