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重庆城口县贫困户杨之轩以前只会埋头种地,去年通过培训,他开办起农家乐“大巴山森林人家”,短短4个月就增收3万多元。杨之轩的际遇,得益于重庆市实施的3年实现60万人就业技能培训,这也是重庆2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
贫困户通过培训办起农家乐 4个月增收3万多
“以前,我只知道按照千百年来的老方式种植包谷、洋芋等传统农作物,去年转行开办起‘大巴山森林人家’,起初根本不知道如何着手。”城口县贫困户杨之轩听说当地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一时喜上眉梢,但大喜之后,又陷入思考。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面对大好前景,杨之轩一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他既没有相关技能,也没有发展思路。
正在杨之轩一筹莫展时,2015年10月,该县举办的免费创业就业培训开班了。杨之轩报了创业培训班,妻子庞大燕也参加了中式烹饪师培训。
“我目前的房屋面积可以发展什么标准的‘大巴山森林人家’,怎么接待客人,怎么留住客人,经过培训之后,思路瞬间清晰了。”杨之轩说,妻子的厨艺通过培训也精进了不少。
有了思路技能,杨之轩家的“大巴山森林人家”顺利开业了,去年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便增收了3万余元。
在城口县,像杨之轩一样通过创业就业培训发展致富,尝到甜头的人不在少数。据统计,2015年以来,城口县共培训创业学员5932人,1823人实现成功创业,带动4600人实现就业,其中建卡贫困人口2107人。
城口县只是一个缩影。随着重庆25件重点民生实事出台,“3年实现60万人就业技能培训”成为民生实事之一。为确保就业技能培训不走过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专门制定出台了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到项目、到区县、到处室,力争做到培训项目取得实效。
留守妇女学了新技能 不用外出务工一样赚钱养家
“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我才发现有一技之长真的能改变生活,现在靠自己就可以挣钱贴补家用了。”谈起现在的生活,张步秀眼里有藏不住笑意。
家住永川区南大衔赵家庙村的张步秀是一名留守妇女,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11岁的儿子,丈夫常年在西藏打工,一家人的所有经济来源仅靠丈夫打工的收入支撑,生活拮据。张步秀作为留守妇女,也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家带孩子、伺候老人、做农活。
永川区妇联在走访中了解到张步秀的家庭情况后,动员她参与了区妇联与区人力社保局组织的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她还报了育婴师班。经过十五天的理论和实训学习,张步秀顺利通过了理论和实操的考试,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经过区妇联和培训学校的推荐和用人单位的选拔,张步秀与一家家政公司签订了协议,经过岗前培训后,她被安排到永川妇幼保健院从事月嫂工作。
现在,张步秀每月的固定工资有2000元左右,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业务水平也越来越高。
像张步秀这样通过就业培训过上好日子的留守妇女还有很多。为了全面落实该项民生实事,真正帮助留守妇女在项目中得实惠、长受惠,重庆市妇联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和上门衔接的方式,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共同商讨落实举措,最终决定今年的1万名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内容主要为家庭服务技能培训。
据了解,上半年,重庆市妇联实地调研了万州、南川、潼南、铜梁、丰都、武隆、开州、秀山等20余个区县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推进情况。目前,已对7017名留守妇女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完成培训率70.17%。
为劳动者抬“身价” 上半年重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0万余人
自从技能培训开展以来,逐渐为重庆劳动者撑起一把“就业伞”,让他们转变身份、抬高“身价”,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重庆市就业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0.6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6亿元,分别完成民生实事任务的53.2%、94.4%,同比分别增长85.4%、269%。全重庆市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重庆建立健全联盟运行机制,制定联盟公约、服务手册、协议章程,选举产生13家培训机构代表联盟常务委员。目前,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认定的189家培训机构已全部入盟。
此外,重庆还实施按需培训。建立职业工种紧缺程度动态调整机制,结合重庆企业用工监测、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启动2016年职业(工种)培训成本及市场紧缺程度调查,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培训。上半年,开展跨区域紧缺职业(工种)培训1499人,其中焊工139人、维修电工210人、缝纫工133人、育婴师367人。
在培训对象方面实施分类培训,突出重点群体,培训贫困户劳动者0.2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0.77万人、两翼地区农村劳动力2万人。突出重点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64万人、企业职工培训1.05万人、就业适应性培训2.22万人、家庭服务从业培训0.8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