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上,科学普及将发挥重要作用。近期,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重庆市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重庆将初步形成与西部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普服务能力和科学传播体系。
目前,重庆科普事业发展的状况如何?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加强重庆科普能力建设?有哪些具体举措?……围绕这一系列问题,7月6日,重庆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记者:《规划》出台有何背景?
重庆市科委: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十三五”时期是重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时期,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建成西部创新中心的关键阶段。这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重庆科普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对“十三五”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如“重科研、轻科普”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政府投入科普经费不足,科普工作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资源分散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事业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科普活动水平不高,影响力不强;专职、专业科普工作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都是“十三五”时期将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为何要出台《规划》的原因。
记者:《规划》中提出了什么目标?
重庆市科委:《规划》中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形成与西部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普服务能力和科学传播体系。
具体来看,一是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重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74%,到“十三五”末,这一比例将提高4个百分点。
二是科普能力显著提升。包括到2020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达到35家,重庆市级科普基地突破200家,区县级科普基地突破1000家,规范型社区科普活动室达到500个等。
三是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2020年,重庆科普专职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达到90%。
四是科普产业初具规模。力争到2020年,打造5个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普产品研发中心,10家科普企业专业孵化器,500家科普企业(服务机构),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记者: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重庆将推出哪些具体举措?
重庆市科委: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仍是我们关注的五大重点目标人群,对此,重庆相关部门将联合实施科学素质提升工程,针对五大重点目标人群的不同需求,创新性地开展科普活动。
目前,科普活动虽五花八门、多如牛毛,但普遍针对性不强,影响力不够,今后我们将通过培育品牌科普活动计划、培育特色化专题性活动计划,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科技节等品牌活动,鼓励与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大型活动的筹办,通过冠名、项目整体引进、合作举办等多种形式,提高活动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参与率。在推广公益性科普活动的同时,也推动科普市场化。
之所以依然存在“重科研、轻科普”的情况,是因为在缺乏激励机制且科研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科学家缺乏面向公众科普的动力。为此,我们将推进在科技计划项目中增设科普任务,作为项目立项和结题的考核指标。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面向社会开放,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鼓励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走到科普一线,与公众互动。
另外,为扶持科普产业发展,我们将通过培育和建设科普产品(服务)研发中心、科普产业孵化服务体系、科普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等,促进科普产业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提升服务科普产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及个人投资科普产业,兴办科普新产品设计、开发、研制和生产企业。
为保障这些重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政府管理引导、资源保障和政策推动效应,建立完整的科普工作链条,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