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每日新西兰讯 昨天,一位群友在(新西兰生活信息群)中贴出的一篇文章引起大家广泛的热议,还手夺回属于自己的财物是人本能的反应。可是,在新西兰,有时会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新西兰人心地善良,仅从对偷窃及抢劫宽宏大量这一点就可了解一二。当然,也许是文化背景因素造成;也许新西兰人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生命安全最重要;也许法律对自卫的严格限制,束缚了防卫的意愿。但不管怎么说,新西兰人的宽容助长了偷窃及抢劫之风,也填满了各大保险公司的钱袋。
英文《新西兰先驱报》曾公布过一项调查,受访的60位奥克兰人当中,有19人的家曾遭入屋盗窃,其中9人的家是多次被小偷光顾。在这19位受害者当中,仅有4人的失窃物品被找回,仅有一位受害者表示入屋盗窃小偷最终被抓到。
2009年初公布的一项跨国犯罪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30个国家中,新西兰汽车盗窃案排名居首位,入屋盗窃案居第二位。
而另一项新西兰国内调查数据显示,新西兰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辆车被盗,平均每9分钟发生一起入屋盗窃案。
2006年9月,小镇Ngawi发生了一起偷窃案。两名小偷作案被发现后开车逃跑。60岁的当地居民Garth Gadsby开枪击中小偷汽车的轮胎,两小偷见状乖乖就范。小镇上因没有长驻警察,Garth Gadsby将小偷扣留,直到警察从另一小镇赶到现场。
令人感到惊讶地是,小偷因偷窃未遂而被放走,而见义勇为的Garth Gadsby却因自卫过度而遭警方起诉。Garth Gadsby最终被罚款3000元,并被没收枪械。
多年前,一位农场主深夜听到房子外面有动静,意识到是小偷来了,便拿着猎枪出去查看。两名小偷发现有人出来就想逃跑,但一听声音是老头,便改变主意。农场主先对空鸣枪警告,但两名小偷仍然向他冲来。农场主便向其中一人开了一枪。这一枪正好打中其中一名小偷的大腿,顿时血流如注,受伤的小偷人当场就趴下了。另一名小偷见势不妙,立即掉转身逃之夭夭。农场主立即报警和叫救护车。但因为农场在荒郊野外且正值深夜,等救护车赶到时,受伤的小偷因流血过多而断气。
警察在事后把另外一名逃跑的小偷同伙抓到。经审讯得知,两人原来想趁黑夜到农场主家中偷一辆自行车。
开枪自卫的农场主后来被起诉,罪名是使用武器不当。最后经律师求情,法官酌情开恩,以农场主赔钱了事。
住在奥克兰东区Panmure的年青人麦克(Michael Vaimauga)半夜听到隔壁商店有玻璃被打碎的声音,顺手拿了一根球棒冲出去看个究竟,结果是四名少年在商店里偷东西。在他大喝一声后,四少年分头逃窜,麦克紧追其中一人。在小偷企图转身袭击他时,麦克用球棒打伤小偷,并将小偷押到加油站报警。
警员到达加油站后,在简单询问事情经过后,小偷被送往医院治疗,而见义勇为的麦克郄被戴上手铐押回警局,后被警方以自卫过度罪名起诉。
为了出庭,麦克不得不向公司告假。最后还不得不认罪和交罚款。然而,麦克的不公平待遇郄获得了民众的同情和支持。被四名少年偷窃的商店的老板为感谢麦克,代付了法庭对麦克的罚款和出庭费用。一主流电台和一个商业协会分别向麦克颁发了见义勇为奖章。
有位开店卖酒的华人店主,见到一少年在店里偷酒,马上按开关将店门关上并报警。小偷见状,不慌不忙地躺在地上自己打自己,还把身上衣服扯破,手抓伤,华人店主顿时傻眼了。等警察来了之后,小偷立即从地上爬起来,反告店主伤人。好在有一路人站在门外看了全过程,他出来作证才还店主清白。法庭最终判处决小偷今后不能再光顾这家店铺。
新西兰自然风景秀丽,每年吸引了许多中国游客的到来,但是,华人朋友在观赏美景之时一定要防范小偷,以免自身财物出现损失,让愉快的旅途蒙上阴影。
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再次提醒中国公民,外出旅行务必看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避免贵重物品离开视线,尤其是在用餐、拍照时。盗窃分子多为流窜随机作案,旅行车内放置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成为被盗目标而招致辆车被砸,因此观光时务必留人看车或车内不留任何物品。
总领馆建议中国游客购买人身、旅行财物保险,单独保存护照复印件,以防不测。如遇紧急情况,请立即打电话111报警,并联系中国驻新西兰使领馆寻求协助。
新西兰的小偷多数是太平洋岛裔或毛利裔的年轻人,这些人世代家庭贫困,长期依赖政府救济生活。虽然智力不高,但这些游手好闲的少年都知道中国游客有钱,警惕性又低,所以他们总是找华裔游客下手。
中国游客如果见到皮肤深浊的少年在附近游荡就要小心。如果小偷作案时不小心被事主遇上,华人朋友对小偷深恶痛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出手前请了解新西兰有关法律:
一、假如你手持刀棍等武器威胁小偷,将可能被控恐吓罪。
二、假如你臭骂小偷,将可能被控侮辱罪。
三、假如你抓住小偷不让他走,将可能被控非法拘禁罪。
四、假如你打小偷,将可能被控伤害罪。
有人戏言,当你在新西兰不幸遇到小偷时,最好是好言相劝:「请坐下,我去报警」。至于小偷愿不愿意坐,就看他给不给你面子了。假如小偷是个新手,遇到你一时惊慌,逃跑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小偷可以获得意外事故赔偿局ACC免费治疗。如果小偷作案时,由于你的出现和大声吼叫惊吓,引致心脏病发作毙命或者从高处跌下身亡,你可能要面临坐牢。
如果年纪大的华人见到小偷千万别激动,否则,后果严重。10多年前,一位台湾移民在奥克兰南区自己经营的店内驱赶三名偷东西的不良少年时,突然倒地毙命。警方先是控告两名少年用木棍伤人致死,但后来撤回控告,因为验尸报告显示,店主因脑溢血自然死亡。死者家属虽然表示难以认同警方的结论,但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只有天晓得。
法律宽松以及受人权过份袒护,是遭成小偷猖獗的主要原因。
新西兰的法律对少年小偷过于宽松。年龄未满18岁的小偷,不管有多少偷窃记录,一旦年满18岁,政府将一笔抹掉所有偷窃犯罪记录。
小偷犯案被捕,只要表明自己没钱,判决立即就变得苍白无力。出于人道理由,法官不会要求扣除小偷的福利金去支付赔款,以免影响小偷的正常生活。
有人将小偷猖獗归咎于警方的无能,这种说其实有欠公平。警察即使逮住小偷,可最终法官大人总是轻判了事。如果宽松的法律不作修改,再增加十倍的警力也不过是玩捉放曹游戏,小偷依旧猖獗。
奥克兰一位华人店主的店铺在夜晚被盗后报案,他满有信心地将录像带交给警方,并指证小偷就是住在不远的一少年。但警察的答复是,录像带不能做为呈堂证供,因为摄像装置不是警方认可的保安公司安装。此案最终不了了之,没人被起诉。
华裔移民在新西兰居住的时间越长,对小偷就越没有脾气。法律无法有效抑制偷窃和抢劫行为,我们只有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