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摘自新西兰华页) 林 布朗是奥克兰超级城市首位市长,并成功连任。而当年竞选承诺的最宜居城市已成笑话!
布朗一直强调会把奥克兰建立全球最宜居城市。
布朗已表明不会在今年的地方政府选举中争取连任,而他最宜居城市的承诺,已成为一大笑话。
该承诺成为笑话,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奥克兰市民,根本不能安居乐业。
奥克兰房地产协会发表最新数据显示,奥克兰房屋成交量在三月份升67%,房屋中位价由二月份的75万元,增加至三月份的82万元,该价格指数在一个月内上升接近一成。
政府在去年10月引进资本增值税,储备银行对奥克兰住宅投资实行七成房屋按揭措施,政府和央行双管齐下,令奥克兰房屋市场在去年半年看来降温。
不过,央行在上月突然宣佈削减官方贴现率,现在看来是不智的决定。
削减利率令借钱更便宜,极低利率加上大量移民流入,显然在推高房屋市场。
有能力的年轻人仍然借钱买屋。
他们的房贷金额令上一辈吃惊,但当房屋价格上升和利率回落后,他们的置业看来是明智决定。
假如银行愿意,他们可能立即借钱买投资物业,以往对置业能力的计算,已被他们抛置脑后。
不过,屋价持续显着增加,同时令到很多年轻夫妇放弃置业。
假如政府想到方法提供更多价格较低的房屋,这些房屋很大机会只能成为投资物业;首置者无法跟投资者竞争,他们只能支付租金协助投资者供屋。
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奥克兰接近九成房屋,已超出首置者的购买能力。
央行针对奥克兰房屋市场的房贷限制,已令到屋价上升扩散至其他地区的房屋市场。
纽西兰已成为以当地收入跟屋价比较,其中一个全球屋价最贵的国家。
政府看来已无计可施。
财政部长比尔英格利殊只能继续把责任推给奥克兰市政府,指市政府限制土地供应,并希望奥克兰全新单一计划有助兴建更多房屋。
解决奥克兰住屋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如提高住屋密度、有更多大型房地产发展商、建材价格下跌、有更多建筑工人、税制应再偏坦物业投资等。
不然,奥克兰只会分化成为有屋阶层和无壳祸牛,这种社会绝对不能称为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