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南红在工作中。
张南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董事长,兼任北京欧朋兰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改革与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968年生于重庆南川,曾在四川庆岩机械厂工作。29岁,独自到北京闯荡,从做库管员开始,用了5年时间,成为汽车租赁公司总经理。2007年受命担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董事长,推动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目前该校成为武汉首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 感言:
亲人的问候与关怀,像汹涌奔腾的长江水,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无论走多远,重庆总在我心中。
说起张南红,可能大部分人不知她是谁。但许多人都听说过武汉一陪读父亲与女儿考上同一所大学的故事。
这对父女所读的大学就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前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而张南红就是推动学校“出手”解决父女经济问题的幕后人。
在“北漂”中成长
对张南红来说,若不是1997年毅然出走北京,也许,她还在巴南一工厂里听着机器的轰鸣声。
成渝民间有句俗语:在川一条虫,出川一条龙。而张南红则因为这次“北漂”,变身成一个“小龙女”。
1989年,没考上大学的张南红,参加成人自考,上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
毕业后,分配到父母所在的单位——四川庆岩机械厂当会计和出纳。
当时在南川,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都十分困难。加上当时工厂正在迁往主城,她是当时最后一批留守工厂的人,原有工作岗位面临不保。
不能一辈子就这样生活,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可能生活因此而改变!张南红心里想。
机会来了,北京北方投资集团到公司招人,张南红顺利被录取。尽管割舍不下才2岁多的儿子,但张南红还是毅然踏上了“北漂”的路。
没接触过汽车,甚至连“长安和现代的车标都分不清”的她,从做安吉第一站汽车租赁公司库管员和业务员开始,仅用5年时间,就升为总经理。之后,她担任集团旗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贴心的服务和饱满的热情,使张南红在业内声名鹊起,不少央视的知名主持人也成了她忠实的客户。
成功的背后,是张南红践行对客户细心的关怀和如铁般的信誉。
熟知她的一个同事给我们讲了张南红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活电脑”。从小没出过远门的她,刚到公司,做起与老本行不相干的工作,她不知如何下手。
怎么办?答案:学习!从零开始。独自一人在北京的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晚上加班、周末学习。在那个还没普及电脑的时代,学过会计,对数字敏感的张南红,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记住了公司所有车辆的类型、租赁价格以及内在的车况和特点,同事们亲切地称她“活电脑”。
故事二:有一年圣诞节,公司要拜访国外的客户,不巧赶上暴雪,本来可以不去的,可在她的字典里,约好的事情就不能改,她一个人开车赴约。结果半路上,因雪太大,车子抛锚,她顶着大雪步行前往。于是,她的诚信和感动在圈内流传起来。
故事三:非典期间,为防止接触传染,陌生人间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可客户要租车怎么办?张南红打破常规:无需客户到公司提车,由工作人员把车直接开到客户楼下,并在车上放一束鲜花。贴心的服务,温暖了客户的心。之后,暖心的服务成为公司的品牌,租赁业务迅速火起来。
“‘北漂’10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强了自信心: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做任何事都不怕,都有信心。”张南红说。
推动学校向应用型转型
2007年,张南红迎来公司给予她的新挑战:到武汉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前身)董事长。
正规大学都没上,突然让她当大学董事长,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没想到,张南红却淡定地接下了挑战:“我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下来。”
在人生地不熟的武汉,可谓“门外汉”的张南红,再次通过学习,在大学教育这条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收获了骄人的业绩。
湖北省重庆商会会长黄博这样评价她:在目前许多民营高校招生名额不满的情况下,张南红面向市场,凭借优秀的管理才能,激活了民营高校,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原来,张南红在管理中发现,老师和学生都缺乏实战能力,一些老师对学生讲授的更多是理论。
如何改变现状?学校转型!
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张南红用三把“手术刀”剖开了学院教师和学生身上实践能力孱弱的痼疾:一是教师必需轮流脱产到企业锻炼,并与职称评定挂钩;同时,让老师轮流到一流甚至国外同类学校培训进修。
二是把学生推到社会这所大学去实践锻炼。设立学生创业街,提供免费商铺,学生“老板”经过投标,足不出校就能实现创业的梦想。
三是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暑期给每位学生100元钱,让他们到外地打工,体验生存不易。同时,还派学生到国外高校,参加社会实践。
一系列举措,正了学校风气,锻炼和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就业率保持在93%左右,同类高校中,专科就业率连续两年第一、本科第四。学校因此成为武汉首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希望和重庆高校合作
张南红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要和桌子上摆放的吊兰亲切打招呼:松松土,抚摸一下叶子。
“不细心照顾它们,花就开得很少。”张南红如此说。在她看来,细心照料,多给予这些花关爱,就像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呵护一样。
“我未来的梦想,就是希望成为民办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毕业的学生可以安身立命。”张南红表示。
如今,张南红希望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准备和重庆一所大学合作,在巴南开设珠宝专业。同时,希望能与更多的重庆高校合作,互相交流。
采访完毕,张南红在微信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致重庆:重庆直辖18年,也是我离开的18年,当重庆媒体带着问候与关怀而来的时候,思念之情汹涌奔腾,即兴写下一首诗:
无论我走多远
重庆总在心中
我爱你
不仅因为你的山美水美
更爱你的自强不息
重庆直辖的年纪
也是我离开的年岁
在他乡追梦的日子
我们累着笑着奔跑着
努力想为重庆代言
昨天的离开
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