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专业人员正在将长江鲟鱼种转移至长寿基地。
重庆频道消息 10月28日,1120尾长江鲟鱼种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长寿基地安家落户。据了解,这批人工长江鲟是在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之下,首批进驻该基地的“客人”。下一步,我市将对其进行驯养、繁殖,最终放流长江,用于恢复长江的生态平衡。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的历史。目前,长江鲟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物种水生动物”之一。
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小寒介绍,长江鲟生活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以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为食,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功能,对于保护生态平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长江中上游很多珍稀物种变少,长江鲟、中华鲟、白鲟等鱼类的生存状况堪忧。
此次投放的1120尾长江鲟鱼苗中,有1000尾长江鲟苗种。接下来,专业人员将对其进行驯养、繁殖,争取用2至3年的时间,获得长江鲟的下一代苗种,然后再将苗种运往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涪陵基地,进行野化训练。之后,再将子代长江鲟苗种放流到长江,使其在5至10年里,在长江找到栖息地并自主繁殖。
据透露,下一步,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将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选育长江中上游珍稀物种亲本鱼,并进行人工繁殖,使新苗种列入增殖放流的种群,进而恢复长江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发挥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