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电视领域,导致互联网电视的价格战越打越激烈。日前,小米电视将48吋4K电视降到了3000元以内,令传统电视更加坐卧不安。业界预计,随着PPTV、暴风等更多新势力进入,传统的电视生产销售模式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关于硬件,市场一直流传着一个“买电视就是买屏”的说法。一个液晶电视面板的价值几乎占到总成本的60%以上,很多人认为国内厂商在硬件上很难再突破。
有消费者说,半年前花6000元买了台55吋液晶电视,近期市场售价已不到4000元。对此,暴风TV的CEO刘耀平说,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将新品价格定得很高,然后不断下调,随着库存压力大,售价可能腰斩。“跌价让用户很伤心,但企业又没办法。”他说。
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传统电视厂商的零售渠道非常低效,比如大卖场的房租水电等成本高昂,促销人员比顾客还多,还有大量广告费,厂家必须把刚上市的零售价定得很高,一般是成本价的两倍,如果有新功能,再加价30%。
他说,市面上传统厂商的48吋电视往往五六千元,有些国外品牌高达八九千元,而互联网企业的同配置电视也就不到三千元。原因是,传统厂商追求很高的上市毛利,更喜欢跟消费者做一锤子买卖,卖出去后再频繁降价;而互联网企业按成本价销售,靠硬件之外的内容和服务来赚钱,电视本身价格能一直维持不变。
业界预计两大阵营最终将走融合之路。刘耀平说:“当前传统电视互联网化是远远不够的,而互联网电视在实体领域中也是有很多课需要补的”。(记者薛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