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又来到重庆过冬啦!”近段时间,重庆市观鸟会的成员们很是兴奋,因为,这已经是他们连续四年观测到中华秋沙鸭来渝越冬了。
“这是重庆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市湿地中心主任夏一平介绍,“2月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湿地是重庆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重庆市对湿地的保护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1、保护湿地 为候鸟南迁“搭窝”
“这些候鸟迁徙重庆市越冬,与重庆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市观鸟会会长匡高翔介绍,重庆以往并非候鸟迁徙的主要线路,现今,大量水禽类候鸟迁徙重庆市,则是因为重庆市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为这些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据了解,全市湿地总面积为20.72万公顷,相继建立1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22个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8.78万公顷,湿地面积占1.86万公顷;湿地公园保护总面积达2.44万公顷,湿地面积为1.02万公顷。22个湿地公园中,有18个为建成或在建的国家湿地公园。这些保护区和公园的建立,对重点及核心区域湿地形成了有效的保护,避免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与此同时,重庆市实施了12个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采取植被恢复、生态补水、污染防治等系列手段,对功能退化的湿地进行综合治理,使其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合理利用 湿地成为“绿色银行”
“保护湿地,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也能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夏一平说,重庆市在加强湿地保护的同时,也进行了合理利用,并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已授牌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县汉丰湖,每年,都有中华秋沙鸭、飞鹭、白额雁等大批珍稀水鸟以及各种水禽前来越冬,数量多时高达上万只。这些从北方迁徙来的候鸟,在开县汉丰湖过冬后,再返回西伯利亚、内蒙古等地度夏。
开县利用冬季大量候鸟迁徙越冬的机会,在汉丰湖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冬季的几个月,开县都会成为全市观鸟爱好者和游客的一个重点关注和旅游目的地,去年,开县就以此吸引了数万名游客。
重庆市一些地方还通过对湿地的保护,发展起了绿色种植加工业。石柱就通过对湿地的保护,发展起了对环境要求颇高的莼菜种植。黄水、冷水等6个乡镇种植莼菜面积超过1.3万亩,产量1.3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是国内最大的莼菜生产出口基地。
3、加快立法 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湿地
“虽然重庆市在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但仍旧存在不少难题。”夏一平说,首先就是资金的问题。现今,湿地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但要建立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涉及对当地居民的迁建,植被、水体的恢复等各个方面,工程量庞大。以往的湿地保护,主要靠政府投资进行,资金来源单一,因此,湿地保护的进度较为缓慢。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例,重庆市在建立的10余个湿地公园,规划投资37亿元。
其次,由于在法律上没有对湿地保护进行相关的明确阐述,比如《森林法》等有湿地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当时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某一个自然资源出发的,没有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出发,致使湿地保护的许多法律制度缺失。
因此,未来重庆市将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3个,使湿地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5个;新建湿地公园10个,使湿地公园总数达到32个,使湿地保护率达40%。
据介绍,重庆市将制定出台《重庆市湿地保护条例》,使重庆市湿地保护与管理有法可依;同时积极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并逐步将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纳入补偿范围,“十三五”规划期拟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30万亩;通过生态补水、植被恢复、富营养化治理等措施,重点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区湿地生态修复,治理面积达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