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2012年7月,重钢集团组建成立历史文化抢救性影像留存工作组,开展百年重钢历史文化抢救性影像留存工作。12月11日,记者从成果展示发布会上获悉,重钢集团已经搜集形成内容多达1.41TB的高清口述影像、征集实物315件、扫描历史照片412张、100G的抢救拍摄构筑物影像数据、抢救转录老式录像带331盘。
据介绍,重钢开展的历史文化抢救性影像留存工作是全市国有企业的首次尝试。
郭沫若为重钢月刊题字
“有须须,不好看”
重钢集团采集的资料显示,1958年,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陈哲武、《钢铁报》总编辑杨祚泽和记者刘集贤商量创办一份文学月刊———《钢花》,并一致赞成由四川老乡郭沫若题写。
刘集贤向郭沫若写信恳请他题写刊名并赠诗。据刘集贤回忆,当时是抱着一试的心态,没想到1个月左右收到了郭沫若秘书的回信,随信附上郭沫若亲笔书写的三幅“钢花”。
当时印刷厂工人在制作封面时,不知道刊头题字是郭沫若的亲笔书法,认为这字写得“有须须,不好看”,便擅自用铅粉进行了涂改。陈哲武等人看到校样后大吃一惊,立即按原样改正。
1985年,刘集贤回重庆工作,《钢花》复刊。刘集贤发现刊头题字与原作的差别已经很大,一问方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钢花”二字越描越走样。随后,刘集贤拿出自己收集的早期《钢花》,让人拍照重制,才恢复郭沫若当年的真迹。
据悉,《钢花》杂志定期登载重钢职工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歌曲、美术作品等,是西南地区首家工厂文学杂志。
重钢为抗美援朝捐飞机
飞机以原厂名命名
在发布会现场,记者看到一枚带有飞机图案的纪念章。原来,抗美援朝时,101号飞机是重钢所赠,这是飞机捐献纪念章。
据介绍,解放初期,重钢叫西南工业部一零一厂。1951年6月,为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该厂在中山堂召开车间主席及常委联席会议,会上决定捐款购买一架飞机支援抗美援朝,而飞机的名字就以厂名命名为101号。
101号飞机最后怎样了?对此重钢集团档案处副处长温勇耀表示,目前尚未采集到资料。
钢厂西迁途遇日军空袭
老工人出版回忆录
1938年,汉阳钢铁厂(重钢的前身)西迁重庆,钢迁会正式成立。该厂工作人员王遴元冒着日军空袭的危险,随厂举家西迁。
据王遴元回忆,有一次他押运的船只触礁受损,船主和船员都要求他丢弃机器保命,他不肯,与工友们坚持与机器同命运,守护受损船只。
据介绍,2012年12月5日,重钢集团口述史采访组远赴天津,采访了当时103岁的王遴元,后来王遴元的家人以该口述记录为依据,为他整理出版回忆录《百年回首———我的钢铁生涯》。2013年王遴元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