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的广州越秀山,游人稀少,山中可称地标的有中山纪念碑、五层楼和球型水塔,后来添多了一座五羊石雕。这里山林葱郁,又挖有人工湖,就在租小艇处付近,一片幽篁中有间「竹林茶室」,我年轻时喜欢来茶室中消遣时光,沏一壶茶,捧一卷书,饿了就到柜台买两只西樵大饼,边饮边食,继续读书。这种「独坐幽篁里」的自得其乐,迄今仍令我很是懐念,那种仙风道骨的感觉是很特别的。
其时,城中另一怪杰王亭之也曾在茶室中与人切磋茅山法术,两人神神秘秘,密斟之时还引起服务员「革命警惕性」,差点报公安捉了王亭之等人。王亭之当时是在寻求止牙疼的符水,据他后来在书中忆述,自己饮下符水后,牙真的不再疼了。
由此联想到奇门遁甲,有人研究过这种法术大体分为两部份,一种记载在历代奇门古籍兵法中,另一种记载在《神授遁甲天书》之类的法本中,从某种意义来说,她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
清人宣鼎撰写的《夜雨秋灯录》中,有一篇《丁养虚》,箇中有对奇门遁甲的神乎其神的描述。宣鼎记写的是他的老师丁养虚,养虚先生棋琴造诣皆高,更精于奇门遁甲之学,「能以拳石筑小山,为桥梁亭榭;栽径寸松柏,郁郁茸茸,有天然之致。山巅悬瀑布一道,穿桥曲折泻落,承以磁盆,水流循环,昼夜不绝。」
曾有人想偷师,拔起观之,水即不流,放回盆中,再经养虚先生拨弄,依然水流不止。有好事者出重金想购得秘诀,养虚先生坚拒不允。
一日丁养虚预测到贼人将至,遂布阵作法「以椅凳十余,纵横排列院中,遥望之,似有烟雾弥漫。」养虚先生先生闭门与家人在窗隙潜窥。
「夜深人静,见一壮者持械越墙下,潜入凳内,钻爬逾跃,费尽伎俩,现诸身段,家人不禁大笑。至天明不能出。」后来养虚先生着家人取去一椅,贼人方得从缺口逃出,即为众人所擒。
养虚先生说,此贼辛苦了一夜,却未得一物,只是供我等戏弄,就不要难为他了。吩咐家人替其松绑后,以茶饭招待贼人,那惊魂未定的贼人表示,昨晚与两个同伙一齐来丁宅行窃,因为自己技艺高强,所以先行潜入探路,但见宅门内房屋壮丽,跳入来后四面皆墙,他又翻墙又打洞,越往里进,墙越来越多。但闻人声,却难觅出路,正狼狈不堪之际,忽见一门洞开便急急逃出,岂料即被擒获。
养虚先生又问那贼人,另外两个同伙为何不入?贼人回说见宅内有备,早逃之夭夭矣。
先生笑斥贼人,回去告知同伙,切勿再来我家,这么多的墙,恐怕你等爬一夜都爬不尽!
宣鼎这本书共十二卷,分三集,虽皆杂记所见闻之事,却多寓劝惩警诫之意。
撇去鬼怪乱神的荒诞不说,不妨细想一下我们常人的处事思维,是否有点像那自以为艺高胆大的贼人,在所谓的「堵堵高墙」之中左冲右突,倾平生所学,尽九牛二虎之力,意图有所发现,证明自已无所不能,最终一无所获反束手就擒。
迷失阵中,却不察觉不自知,反成了他人眼中可笑的游戏之物,已可悲之至,如果还认定有墙,而且多得一夜都爬不尽,那这种人就真的就没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