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银鱼的人 ----纽转乾坤835
南太井蛙
经懐托摩萤火虫洞,向西行进观赏罢一千万年的「天然桥」,顺便鑽了Piripiri的一处洞穴,决定放弃玛罗科帕河(Marokopa river)源头的瀑布,本打算自Te Anga向北折返奥克兰。但见公路沿河延伸,为欣赏这条只有二十六公里长的河流,遂决定继续向西。
这条河水面宽广,潮平岸阔,银色水波穿过平畴绿野静静流淌,一路前来的妩媚春光,数不尽的各色花树,到了这里渐渐隐去,惟见树少屋稀,弥淼旷远,牛羊结队,水鸟齐飞。
切不可小觑玛罗科帕河,往昔它绝非如此温文平静,四周这一望无极的平原,正是当年她势不可挡的咆哮激流冲积而成。车轮下的道路,似乎对河水依依不捨,它一直与玛罗科帕河并肩迤逦而行。令人好奇的是,河岸上出现许多各式各样的小亭、窝棚,与一条水上栈道相连,有穿着厚衣的人,面水或立或坐,却看不见任何钓鱼杆。
这就是纽西兰的「Baiter’s」,捉银鱼的人。他们在这种「看台」(Stand’s)上,使用长长的纱网,捕捞银鱼(Whitebait)。
纽西兰的银鱼有五个品种,成年的鱼身长达三、四十公分。成年银鱼在溪河产卵,孵化的幼鱼便游出大海,在海里过冬,次年春天便从海上进入河口迴游。小鱼争先恐后从海上涌入,蔚为壮观。
在一九零四年春天,就有一位观察员用「无数四到六吋的小鱼,使海水宛如沸腾跳跃」来形容在Rangitikei河口的银鱼回归盛景。当年在懐卡托河里的「Baiter’s」,百份之九十五是毛利人,他们用一种亚蔴纤维编织的渔网捉银鱼。毛利人曾经自发从捕捉银鱼所得中抽出部份,支持国王运动的经费,被称为「银鱼税」(MONI IKA)。
十九世纪在奥塔哥淘金的华人劳工,也曾经成为「Baiter’s」,他们在金矿完成沉重的工作之后,还勤奋地在河溪中捕捞银鱼,加工晒乾后卖到中国。
纽西兰曾经有过加工银鱼的罐头厰,南岛西部曾经使用二战退役的小型飞机运送新鲜银鱼。
如今这种透明的小鱼,日渐减少,捕捞也越来越困难。早在二零零六年,懐托摩河上一座普通的看台,就值四万六千纽币。「Baiter’s」只能在每年的八月到十一月捕捞银鱼,每天六时到晚上九时,到点就得收网。使用的篮网尺寸必须符合规定,其中一种长锥形的网可以固定在看台上,「Baiter’s」称它为「南国袜子」。
银鱼在奥克兰曾经卖到每公斤一百多纽币,是最贵的海鲜之一。现今有许多人提前向相熟的Baiter’s预订,议定价钱后包下他的渔获一半或是全部。
在岸边独自耽上一整天「守河待鱼」,是一种纽西兰风情(Kiwiana),既取之于自然,又爱惜与保护自然。绝非纯疚侵荚谙病B曷蘅婆梁恿桨叮悴蹲秸吒朴胧槲椋蔡岱缬胧魃业陀铮犹旃庠朴芭腔泊蟮兀槐咭舱嫘钠诖杏憷醋运校晌约夯蛩瞬妥郎系拿牢叮谂葜埔愕氖址ㄉ希坪醵鞣蕉急硐殖龊庇械囊恢滦裕蔷褪前枰约Φ凹逯
老于此道的Baiter’s自嘲这是Silly(无聊),我却觉得这是一场等待的游戏,一场人和透明的小鱼之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