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选在干什么?
文 扬
众所周知,王小选在竞选,他代表一个叫做行动党的右翼小党竞选。他现在担任该党的副党魁,该党希望通过他争取更多的选票,而他本人正积极扮演这个角色,希望通过迎合选民的主要关切,达到获得支持的目的。
在新西兰的政坛上,这就是一个常规游戏,政党靠宣传政纲争取选票,竞选者靠经营选区争取选民,千篇一律,无甚新奇。
如果不是因为他是个华人,不是因为他的“选区”实际上就是华人社区,不是因为他选择的竞选诉求涉及到了华人的族群身份,王小选的竞选,也就没有太多谈资,无需过多关注。
但现在不同了。王小选的竞选,恰恰成了一次非常规行动:首先,他是华人身份的副党魁,肩负着依靠华人选票挽救该党的重大使命;再者,与身在大党的其他华人议员不同,行动党自身的支持率对他几乎没用,必须依靠“华人选区”这个因他的华人面孔而生的“第二选区”;最后,为了将虚拟的“华人选区”经营成实际有效的“第二选区”,就要尽最大可能贴近华人选民的真实关切,这也就难免会触及到一些敏感领域。
非常规的竞选,必然带来非常规的问题。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仅就华人社区自身利益而言,是否需要通过族群的特殊诉求表现为一个虚拟的“华人选区”?
下面就这个问题做一个简要探讨。
根据新西兰选举制度,除了毛利选区之外,其他的“普通选区”一律只按地理区域划分。
如此安排的内在逻辑是:除了毛利人之外,其他族群并没有基于族群身份的特殊诉求,即使有,也大不过基于地域的诉求。
这就意味着,制度设计者们事先就假定了:一群居住在奥克兰东区的华人,与另一群居住在西区的华人之间,并不存在很多的共同利益,即使有,也不如他们与各自的异族邻居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更大。
例如,奥克兰西区的超市里不卖酒,居民的纸类垃圾单独收集,这被理解为是西区人民共同诉求的立法体现,于是,在选举制度上,“我们这群决不允许超市里卖酒而且坚持纸类垃圾单独回收的西区人”被认为强于“我们这群同文同种黑发黄皮的华人移民”这个身份认同。
这就是法理逻辑,它体现的是统治者维持一个社会基本秩序的政治意志,可以符合社会现实,也可以不符合。
那么,人民将如何因应呢?完全随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吗?当然不是。所谓民主,本质上就是博弈,各个不同的特殊利益群体,都可以利用同一个政治制度来张扬自己的诉求,最终的结果,是博弈者各自博弈策略的体现——谁的策略好,谁的行动更有效,结果就对谁有利。
在我看来,新西兰华人应该属于最倾向于文化认同,最无关地域认同的一个族群。因此,在选举方面,也最应该有意识地经营虚拟的“华人选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新西兰这样的英联邦国家,地域认同的真正主体并不是普通人,而是那些大地产主,是基于巨大土地利益的一种经济性的认同。众所周知,大地产主一直是大英帝国政治体系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党制度、议会制度、大法官制度等等,归根结底,都是英国地产贵族基于保护自身土地利益的政治设计,虽然包括了大量对于民主的妥协,但核心的要素没有动摇,仍是“地主阶级”统治意志的体现。
讲个小故事。17世纪的英国内战期间,查理一世率领王党的军队与议会派的杂牌军作战,由于双方互有胜负,英国很多地区时而在王师的占领之下,时而又被议会军收复,形成拉锯局面。这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议会里面的议员们根据战局频繁地变幻立场,一些人今天支持国王反对议会,明天又支持议会反对国王,其实既不是根据战事胜负,更不是出于政治信仰,完全是随自己在各地的地产落在了哪支军队手里而变!
这就是英国政党政治的起源,也正是政党之所以是政党,只有利益,没有信仰。只有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们,才当真地讲信仰。
当然,今天的新西兰已不同于三百多年前的英国,但是,也千万别误以为它和我们那个彻底消灭了地主和贵族的“人民共和国”差不多。就在这个月初,澳洲公布的个人财产报告显示,澳洲联邦议员平均每人拥有2.5处房产,累计价值3亿元左右,其中国家党议员Berry O’Sullivan名下拥有50套房产,是堪培拉最大的地主。
毫无疑问,当你是某个地区最大的地主时,你也就只认同这个地域,与任何其他人都没关系了。在英国传统中,贵族的称号就是地名,换到中国,就相当于“顺德伯爵”、“保定侯爵”、“浦东子爵”…
作为新移民的华人,绝大多数人都不属于这个阶级。当我们被赋予地域属性时,只有政治含义,极少经济含义。所以,真正让华人可以形成共同利益,并且据此参与政治博弈的,就只有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如果因为别人的反对或自己的内讧不能形成这种认同,那就等于是放弃了参与新西兰的民主政治博弈,也就等于放弃了为华人争取更有利局面的努力。
所以,结论是:仅就华人社区自身利益而言,确实需要通过族群的特殊诉求表现为一个虚拟的“华人选区”。
在我看来,王小选正在做的,他12年来自始至终在做的,客观上,其实就是在推动虚拟“华人选区”的形成。与行动党这个小党的捆绑,是否提反种族歧视这个口号,都可以再讨论,但就这个事本身,确实值得支持!
一旦有很多华人仅仅因为王小选这个华人而投了行动党的党票,就是虚拟“华人选区”形成的标志。
2014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