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1年7月10日拍摄的重庆金佛山喀斯特风光。特约摄影瞿明斌
重庆频道消息 6月23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参加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南川区区长曹清尧表示,申遗成功既是荣耀也是责任,在利用自然和享受自然的同时更应注重保护自然、回馈自然,使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达成和谐,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在立法和资金支持方面都要迈出坚实步伐。
记者从南川区相关部门获悉,金佛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南川将从保护和资源展示各方面打造金佛山景区,推动南川旅游上档升级。
首先,严格履行保护责任。以保护世界遗产地为核心,合理划定风景名胜保护地区,并划分不同等级、类型保护区,明确相应的保护管制措施和发展政策的要求。同时,出台金佛山遗产地保护管理办法,从规划、建设、旅游经营等方面进行刚性界定,针对各功能区域的资源特征,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其次,积极展示资源价值。南川将与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其他三个申“世遗”成功地(广西桂林喀斯特、贵州施秉喀斯特、广西环江喀斯特)一起,以轮值会议等形式,建立“中国南方喀斯特”全部遗产地以及其他遗产地联盟体,共同打造“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品牌联盟体,在营销、经营等方面相互推介和补充;同时,与武隆喀斯特、大足石刻等建立“重庆三大遗产地联盟”,相互提炼出最为精华的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在门票销售、宣传营销、服务对接等方面,打造共同联合体,为重庆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强力支撑。
最后,该区还将围绕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合理布局“环金佛山”接待设施、游览设施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积极推动南川整体转型、提速发展。
“金佛山喀斯特申遗成功,对于打造长江旅游经济带,以及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定波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际化、标准化、精致化、生态化的原则,完善金佛山旅游规划体系,并对金佛山旅游接待设施全面提档升级,营造良好旅游氛围与环境。
链接 >>>
世界自然遗产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世界遗产47处,其中,文化遗产31处(包括文化景观4处),自然遗产10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中国最早的世界自然遗产是1992年列入的九寨沟及黄龙。“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包括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于2007年申报成功,是我国的第六处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中的遗产地之一,其他3处遗产地包括广西桂林、贵州施秉以及广西环江。
1999年金佛山曾以生物多样性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金佛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历程
2012年6月,金佛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办公室正式挂牌,全面开展申世遗工作。
2012年10月15日,住建部正式确定重庆金佛山、贵州施秉和广西桂林、环江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报提名地,这意味着金佛山正式拿到申报世遗的入场券。
2013年1月22日,按时完成“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世遗文本,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签字同意后,如期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13年3月1日,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复函受理“包括金佛山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2013年8月21至23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莫洛伊(新西兰)、禹卿植(韩国)等专家将金佛山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世遗的首站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对金佛山给出“边界划定没有更好的方案、缺少金佛山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项目不完整、熬硝文化和高海拔古洞穴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等评价。
2014年5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完成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提名地的《技术评估报告》并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
2014年6月23日,在卡塔尔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重庆金佛山与广西桂林、贵州施秉、广西环江一起通过表决,成功列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