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兰华文文学调查之一
二 “长者现象”的社会透视
1.“长者现象”与纽西兰社会的老龄化趋势
从社会整体状况来看,“长者现象”的出现与纽西兰社会的老龄化趋势相一致。纽西兰地处大洋洲,面积27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440多万,堪称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当地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属于发达国家之列,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第3位,非常适于居住与生活。但在美丽的外表下,纽西兰也面临着人口危机,那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根据纽西兰统计局的资料,截止2011年3月31日,纽西兰人口总数为4,403,000人,人口平均年龄为36.8岁(10年前的平均年龄为34.6岁),其中有72500名老人的年龄超过85岁。就人口比例及增长趋势而言而言,全国15岁以下人口总数为895,200人,较前年同比微增0.1%;15至39岁年龄组的人口数量为1,503,200人,较前年同比增长0.3%;40至64岁年龄组的人口数量为1,421,900人,较前年同比增长1.2%;65岁以上长者的数量为582,800人,较前年同比增长3.2%。这些资料显示,纽西兰不仅高龄人口数量惊人,而且高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年轻人口的增长速度。有此背景,华文文学出现“长者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2.“长者现象”与纽西兰华人移民状况
从华人移民情况来看,“长者现象”与纽西兰华人移民的发展及特点密切相关。
首先,“长者现象”是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的纽西兰华人移民潮的一个结果,此次移民潮早期到新的华人移民现已逐渐进入到人生的中老年阶段。
纽西兰历史上有三次华人移民高潮,一是19世纪末随淘金潮来到纽西兰的华人移民,以男性为主;二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难民政策允许妇孺到纽西兰与亲人团聚而产生的华人妇女移民潮;第三次是80年代末90年代至今,此次移民潮的直接起因是纽西兰于1987年颁布新移民法案,取消了之前带有种族倾向的移民政策,向亚裔移民敞开大门,带来了华人移民的新高潮。
三次华人移民高潮中,直接影响到当前华文文学“长者现象”的是第三次。因为前两次移民潮为纽西兰带来的华人人口有限,而且他们(往往被称为老移民)早已在此生根发芽,延续到第二、第三甚至更多代华裔了。在纽西兰这样以英语为主的国家,第二代及之后的华裔以说英文为主,中文方面能有普通听说能力已经很难得,用华文写作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了。第三次移民潮不同,它为纽西兰带来了大量的华人人口,使华人人口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也为当地华文文学提供了生力军。资料显示,直到1986年,纽西兰的华人人口还不到2万,但1991年就达到了3万7千多,2001年达到10万多人,2006年则近15万。这一增长趋势至今仍在延续。
第三次华人移民潮持续至今有20多年,在其早期移民到纽西兰的华人移民已逐渐步入人生的中老年阶段。姑且不论那些当时人近中年或已过中年的投资或技术移民人士(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以比较年轻的留学生群体而论,如今也先后迈过50岁的门槛了。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90年代初从大陆赴纽西兰的留学生基本都在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到纽西兰的目的是为了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后有的留了下来。多年受教育的经历决定了他们当时的年龄远比如今的小留学生大。据当时公派留学到纽西兰的Lisa Zhang回顾:“1994年耶诞节,我们汉米尔顿的大陆华人学生、学者去露营,来纽的原因100%是公派,男的全部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元,女的全部大学毕业,多数在读学位课程” 。 Lisa Zhang还向笔者介绍,这些人年龄在25-40之间,大多为35岁左右。事实上,今天纽西兰活跃的很多长者作家正是在90年代初期移民到纽西兰的,如林爽、冼锦燕、穆迅、大卫王、张泽民等,他们在30-40岁的青壮年阶段移民到纽西兰,到现在都已年过半百。他们之前已有写作,并非从头至尾都是长者作家,但他们成为“长者作家”的情况则反映出在第三次纽西兰华人移民高潮初期而至的华人移民已在此生根长大,进入到人生的中老年阶段。
其次,“长者现象”反映了近年纽西兰华人移民中老年人成为主力的情况。
华人素有重视家庭团聚的传统,不少华人移民到纽西兰后往往会申请自己的父母一起移民团聚,有的甚至是夫妻双方父母一起移民。这使老年人在纽西兰华人移民中占有很大比例,据报导:2012年成功获得纽西兰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国移民中,近40%年龄已超过50岁。而在其他国家移民中,50岁以上年长者所占的比例平均仅为10.7%。大批老年人的到来也为纽西兰华文文学提供了新的力量。前述长者作家中,不少正是随子女移民而来的,如傅金枝、东方客、范士林。
第三,“长者现象”也反映了部分纽西兰华人的生活状态。作为发达国家之一,纽西兰以其优越的环境及教育等因素吸引了很多华人移民,但这里人口稀少,国内市场小,不象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有大量工作机会,因而不少华人在获得居留身份后往往选择将孩子和家人留在纽西兰接受教育和生活,自己继续在国内工作,待退休后再到纽西兰与家人团聚。这样一来,留在纽西兰的华人中,老人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不仅有些移民要到退休后才会真正在此定居,很多家庭留下来照顾孩子的也是老人。如林慧曾便是在90年代移民后便将家人留在纽西兰,自己在香港和大陆工作,直到近年退休才真正定居纽西兰。
三. “长者现象”的华文文化生态透视
1.“长者现象”与纽西兰华文报刊现状
海外华文文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华文媒体,尤其是华文报刊。纽西兰也是如此,在英语为主的社会中,华文报刊的存在为华人社区提供了资讯传播的管道,也为华文文学提供了难得的发表园地。但是,纽西兰华文报刊多是以刊登广告为主的“广告报”,新闻资讯的内容都不多,文学版面就更加有限了。 “长者现象”出现也受到了纽西兰华人报刊运营方式及生存状态的影响。
纽西兰华文报刊以广告为主导的运营方式与其生存状态密切相关。
首先,纽西兰的华人报刊私营化程度高,基本由个人出资创办,对创办者而言,必须刊登广告才能获得资金来维持报刊的生存与运营。
其次,纽西兰华人报刊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出资人往往自任社长、总编,集记者、美编、广告总监等各种职能于一身,除少数影响较大的报刊外,一般报刊都少有专职记者编辑,难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采编工作,广告就成了主要内容。
第三,纽西兰的华人报刊以免费方式进行发行,报社不能通过读者订阅购买来获取资金,必须以广告维持生存。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广告成为纽西兰华文报刊生存运营的首要条件,“广告报”也就成了华文报刊的一大特色。在笔者对目前纽西兰华人报刊中创办时间最早,运营时间最长的《华页》创办人苏文德先生的访问中,他坦陈《华页》的特色便是“广告报”。他向笔者展示了一份《华页》:广告多的时候,连报纸的题名都被挤到了角落,更谈不上为华文文学提供版面了。作家林爽向笔者介绍时也说:早期华文报刊发表作家作品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报刊“补白”——填补广告剩下来的空白。
由于以广告为主,华文报刊对不能为之带来直接收益的文学作品并不重视,除了部分人士,大部分作家作品在华文报刊上发表都没有稿费。如前述《中文先驱报》的《三人行》专栏,迄今逾7年,已成为该报的名牌专栏,但三位作家一直没有稿费。纽华作协在《华页》的《以文会友》专栏,汇聚了作协各位作者的优秀文章,也没有稿费。 《纽西兰联合报》上的中华文化协会专栏也是如此。
没有稿费,也就没有以写作维生的专业作家。比较而言,年轻人首先要应对能提供自身生活条件的工作事务,时间上受限制,长期坚持写作比较困难。长者作家则多半事业有成,生活有保障,时间较丰裕,客观上为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促成了“长者现象”的出现。
2.“长者现象”与纽西兰华文文学的生存状态
“长者现象”也反映了纽西兰华文文学的生存状态:重重困难下的业余状态。
前文说过,从文学的生存环境而言,纽西兰缺少培育华文文学生长的条件和土壤,笔者曾这样概括:
海外华文文学确实有重重困难,尤其在纽西兰这样的英语国家。从作家自身而言,海外能够用华文写作的往往是第一代移民,第二代及以后的华人往往都是以英文为主,中文方面能够有普通的听说能力已经不错,写作就很难谈上了。而对第一代移民而言,他们首先要应付的是沉重的生活压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在此之外能够有兴趣又有余力从事写作的实在不多。从文学的生存环境而言,海外也缺少培育华文文学生长的条件和土壤,以纽西兰为例,此地的华文报纸均是免费派送,报纸最关心的是怎样争取广告维持生存,作家写稿往往是无偿劳动,不能指望以此谋生,甚至不能指望有收入。从读者范围而言,海外华文文学在当地的阅读群体也很小,如纽西兰全国只有400万人口,其中华人人口约18万,这18万人中能够阅读并有兴趣阅读华文文学的读者就不多,而愿意掏钱购买华文文学作品的就少之又少了。
面对重重困难,纽西兰华文文学的存在只能是一种业余状态,作家必须另有职业才能保障自己生活,写作是业余时间做的事。事实上,这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的普遍状态。在此种情形下,年长者显出了他们优势:一方面他们往往事业有成,生活稳定,不必再象年轻人那样需要为生存操心。尤其在纽西兰,65岁以上的长者均有养老金,免去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他们大多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自身也就有了更多的支配时间,尤其已退休者的时间更为充分。这都是促成“长者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