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蒋介石重庆行营旧址。(资料图片)
位于解放西路14号,目前地基已完工,旧墙砖将按编号一一恢复到原位
“旧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最高权力统驭机构的驻地,也是重庆首次发现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最早的城区官邸。”这是一段出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一书中的文字。
这幢在历史上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老建筑究竟在哪里?其实,它就在解放西路14号,附近还有凯旋路电梯、复旦中学,赵二火锅也曾经是它的邻居。
今年8月底,你将可以在原址之上重新看到这幢老建筑的风采。前天,作为老建筑业主单位的复旦中学工作人员表示,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旧址的修复工作去年底启动,目前地基部分全部完工,地面部分的复原将马上启动。
市文物局文物专家介绍,旧址修复完成后将分为两部分,将有可能陈列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各种重要文物和档案,作为新的陈列馆对市民开放。
确认身份 2008年整理民国档案,确认其地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位于渝中区解放西路的这幢老建筑的身份,一直是个谜团,人们只知道它修建于抗战时期,可究竟在当时有着什么作用,少有人知。
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旧址是我市首次发现的蒋介石在渝最早的城区官邸。此前,关于“重庆行营”的史料记载非常零散,直到2008年,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整理民国档案时,它的身份才被真正揭开,文物工作者最终确认了蒋介石“重庆行营”的具体位置———现在的解放西路14号。“没想到这片建筑群居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是抗战遗址普查以来的一次重大发现。”
吴涛说,“重庆行营”修建的年代大约是1935年底,当时国民政府颁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任命顾祝同为主任,行营辖区包括川、康、黔、藏在内的整个大西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最初的办公地点就设在“重庆行营”内,之后才搬到了位于南岸的黄山云岫别墅。
吴涛说,抗战结束后,1946年何应钦接任“重庆行营主任”,“重庆行营”也成了国民政府离开重庆后在四川的最高统治机构。“解放后,‘重庆行营’便从历史舞台谢幕,最终被人淡忘。”
修复方案 修旧如旧,能用的构件全部用上
昨天细雨纷飞,解放西路上依旧人来人往,但极少有人留意到身旁围墙内正在施工的工地。“不晓得里面在修啥子,估计是复旦中学的教学楼哦。”正从附近经过的章林看了看那挡住视线的围墙说。
由于渝中区的旧城改造,老建筑附近的房屋早已拆迁完毕,老居民早就搬离了这里。因此,这幢正在重生的老房子的故事,已经越来越难找到知晓的人。其实,它就是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旧址所在地。
由于老房子已有近80岁的高龄,因此许多建筑构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让市民能够再次一睹这幢在重庆乃至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建筑的风采,经过全市专家的论证,决定对老建筑进行落架维修。
复旦中学工作人员说:“老建筑将以修旧如旧的方式,拆除一些已经无法使用的建筑构件,能够使用的构件将被全部用在正在重新焕发风采的老建筑之上。”
历经近80年的岁月洗礼,老建筑之上的建筑构件大多都已在岁月的流逝中老去,究竟哪些建筑构件还能继续使用呢?
重庆复旦中学工作人员说,如今老建筑的地基部分所用的巨大条石全部是使用的原有材料,“这些条石被保存得相当完好,于是我们按照条石上的编号,将它们一一还原到了本来的位置上。”
老建筑所使用的灰黑色墙砖也有部分保存完好,“我们初略统计了一下,大概有30%的墙砖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它们每一块也都有自己的专属编号,在接下来的修缮工作中,它们将在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手中,被逐一安放到原有的位置。”
最让文物修复工作人员们心疼的是,老建筑之上的木质构件基本都已不能再继续使用,“它们主要的疾病是虫蛀,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所以这些木质构件将被按照原貌重新制作。”
为了保证老建筑未来的安全使用,文物修复专家们还在如今老建筑的条石地基之下,用现在修建地基的技术进行了加筑,“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老建筑的整体外观,还能让它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安全地迎接每一位参观者。”
历史故事 多少重庆男儿从这里走向抗日前线
在抗战时期,这幢3层小楼究竟出入过哪些重要人物呢?
市文物局文物专家说,作为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指挥中心,这幢老建筑和修建在它旁边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礼堂(现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礼堂)见证了抗战时期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是当时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在重庆的全国最高统帅机关、军事指挥机关,所以集中了国民党党政军各方首脑人物。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副委员长冯玉祥,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程潜、白崇禧都时常在这里出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这幢小楼里制定战略决策、筹谋作战方针、颁布作战命令。1941年12月2日,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在此办公,主持对外军事联络,办理外籍军事人员的任聘、招待事宜,并负责外国在华军事代表与军事委员会有关会谈业务的联络与安排。
“一杯酒儿敬我爹,儿去当兵莫忧气,你在家中守皮气;二杯酒儿敬我妈,儿去当兵你莫怕,你在家中纺棉花……”71年前,在日机对重庆城狂轰滥炸之际,家园被毁、亲人伤亡的山城人民,积极报名入伍,加入抗战的行列。而他们报名入伍的地方,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吴涛说,在抗战期间,“重庆行营”还负责组织征兵,当时有山城热血男儿,就是在这几幢建筑里登记入伍的,他们排着队从这里东出夔门走上抗日前线。“这座建筑群不仅是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聚集地,更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的英勇与不屈!”吴涛说。
链接>
蒋介石在渝有5官邸
曾家岩官邸有防空洞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搬迁至“行营”,“行营”也改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用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行营”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主要用于与同盟军做军事外交工作。抗战后,“行营”变为西南长官公署办公用房。
据不完全统计,蒋介石在重庆的官邸除了重庆“行营”外,还有以下4处。
曾家岩官邸:蒋介石最核心的住所,许多重大决策均在此拍板。当时,它的公开名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院内还建有防空洞,昼夜戒备森严,要持特别限期通行证才可入内。
林园官邸:1938年,张治中为保证最高领导人的安全,在西郊修建了一幢别墅。盖好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前来参观时赞不绝口,蒋介石为表敬老尊贤之意,就把它送给了林森,“林园”由此得名。直到1943年5月,林森去世,蒋介石才将林园收回。
黄山官邸:蒋介石在重庆的四大官邸中惟一对公众开放的一个。
小泉校长官邸:位于巴南区南泉镇西1.5公里。1938年秋,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从南京迁到南温泉,蒋介石常去训话和主持典礼。为此,陈果夫特意在这里建成了一幢西式平房,供蒋介石临时休息或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