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1日专电题:医生“
红包”那些说不清的秘密——卫计委“红包禁令”现实观察
新华社记者
国家卫生计生委20日发出通知,要求从5月1日起,在二级以上医院就医,医患双方要签署协议书,承诺不收和不送红包和贵重礼品。
“关于医生不得收受红包的规定,各个医院其实一直在执行。”来自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公立和私立医院都以各种形式明令禁止医生收受红包,但临床科室收红包很普遍,“谁敢说自己没收过红包?尤其是手术科室。”一名从医10多年的主治医生说。
“红包”何以存在?“红包”都有哪些秘密?卫计委所要求的这一纸协议,能管住已经飞了这么多年的“红包”吗?
“不找到关系,红包都塞不出去”
“一辈子也就生一次孩子,谁都希望少遭点罪。”在东北一家三甲医院妇产科住院处走廊,一位已进入预产期的孕妇告诉记者,即使事先已通过层层关系找了一名优秀大夫,但家人仍打算送上点“心意”。“手术中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人这么多,大夫精力有限,不送点心意,真怕得不到照顾。”
“现在普遍有观念,手术前病人不给红包医生就不好好做,这种逻辑太可笑了。”一名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说,“绝大部分医生都希望手术顺利,不希望自己的病人治疗出现问题,这跟给不给红包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位医生告诉记者,他所接触到送红包的病人都是托关系硬塞进来的。“比如有病人一定要某位知名专家做手术。而专家病人太多了,为了抢‘专家’,就会给红包。”
据记者了解,三甲医院中住院病人给护士塞红包的现象很常见。“不塞红包根本住不进来。”一名准妈妈告诉记者,她想在某个大型三甲医院产科生孩子,但医院始终没有床位,后来通过关系找到了这家医院的护士长,又塞了一个大红包,才给加了床。
“病人是找关系硬塞进来的,都是熟人介绍的,才会收。要不找到关系,你塞红包想占个床位还塞不掉呢。”一名医生说。
他告诉记者,他所在医院曾经有医生收了一名不熟悉病人的红包,诊疗非常成功,但病人居然拿着医生收红包录像告了这名医生。所以在三甲医院,病人必须通过“熟人关系+红包”才能住进自己要求的医院或找到指定专家。这种加塞进来的病人送红包已成常态,如果不给,医生甚至会对中间人说他带来的人“不懂事”。
说不清道不明的红包
“红包要分清楚是事后感谢还是事先敲诈,这点很重要。”一位从业20余年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务人员事先告知患者,或者是暗示患者,如果不给红包可能会在诊疗上吃点“苦头”,这种就是明显的敲诈,应当受到严惩。实践中,随着医学临床诊疗不断规范,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医院间竞争加剧等综合因素,这种情况已经很少出现。
“如果医生主动索取红包,当然要受处罚。但是将你情我愿的收受都定为医生受贿,实在有点冤。”一位住院总医师说。
而这样的“你情我愿”,更多是病人表达感激的方式。很多病人治愈后都会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有的送点礼物,不少人直接给医生送钱送卡。一名ICU护士说她曾经与另一名同事轮班照顾一名脑中风病人长达20多天,不仅要干吸痰等脏活累活,还要日夜值守,最后病人奇迹般苏醒,家属非常感谢,给了她一个1000元的红包。
“如果将患者的疑难杂病治好了,事后感谢的红包该如何处理?”一位主任医师坦言,自己遇到的最大红包是一辆当时价值20万元的轿车。虽然自己当时就断然拒绝,但也在想:“病已经看完了,患者由濒临死亡到转危为安,出院后为表示感谢说要送车,这种到底算不算红包?如果出院半年后,家属仍坚持送,该怎么处理?”
不少医生表示,还有一种更加说不清的“红包”——额外诊疗报酬绝对禁不了。一名病人家属告诉记者,她曾经托关系找到某知名专家私下给家人看病,一次出诊的费用就是近万元。“整个诊疗也就花了专家两个小时。专家往返飞机票、住四星级酒店、请吃饭,还带着他家人去山里旅游了一次,还包了一个6000元的大红包。而这还是熟人介绍的人情价。”
除了这类明显红包之外,还有一种“暗”红包更是难以察觉。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优质医疗资源非常稀缺,能够加塞、要求额外诊疗等基本上都是熟人,很多时候,“红包”并不是以实物现金的形式而是以“人情债”的形式出现。
“都是熟人,收钱收礼就见外了。一般都是帮医生办个事,急医生之所急,才能让医生对病人高看一眼。”某省会城市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他曾经帮一名医生的正在上高三的孩子找到非常优秀的家教,最终考入重点高校,从此后,他找这名医生看病都很“给力”,甚至他要找其他科室,这名医生也会帮忙介绍安排。
红包:抢夺医疗资源的手段
一名省级三甲医院的住院总医师告诉记者,普通医生在门诊收红包的机会很少,一般都是病人慕名而来找比较知名的专家大主任时,才会递上红包。“有的时候真不想收,病人太多,根本照顾不过来,但是碍于熟人情面只能收下来。”
大多数病人是求着好医院的好医生治疗,所以红包就成为抢夺医疗资源的手段。“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使得医患关系难以真正平等。”一位内科主任医师分析,造成红包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仍在于患者太多,而好医生并不多。
东北地区一家三级医院外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越是大型综合医院,越是优秀医生集中的科室,患者就越多。一些外科医生一天从早到晚要排5台左右手术,住院患者更是多到病房外走廊加床。
一名血管外科医生认为,“医生收红包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医疗体制本身存在问题。”据了解,我国卫生资源只占世界卫生资源总量的2%,却要为占世界20%的人口提供医疗服务。这样,就出现了医院就是“医老大”,名牌医院更是如此。可以说,只要不扩大卫生资源,只要患者对医院的选择性不成倍增加,医生收受红包就不会真正杜绝。
一些医生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次卫计委强调不允许医生收红包,并不比此前的法律规定更严厉。但《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以来,红包现象仍屡禁不止,可预见卫计委新规定作用相当有限。
“卫计委此次下文规定签协议,大不了以后就不收病人送的红鸡蛋了。”一名产科护士戏称,她认为,规定只能管住那些明着收的红包实物,其实数目都不大。“谁在乎那点小钱?”很多医生告诉记者,“明红包”的数量并不大,很多人收了后直接打到病人住院账户返还给病人,但一些额外诊疗的“大红包”依然会收,因为业内潜规则早已将此视为合理的劳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