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南婷 刘元旭)“打车软件,方便了一部分人打车,但也吊起了出租车司机的胃口,让另一部分人打车更难!”部分乘客频频向记者“吐槽”。
记者近日在北京街头采访调查发现,受两大打车软件“烧钱大战”的刺激,马路上挂着“暂停牌”空出租车越来越多,或是奔赴“抢单”后约定的接客地点,或是停在路边等着“抢单”,对于身边的招手拦车则是熟视无睹。
乱加价
“昨天下班我好不容易打到车,司机师傅却要求加价10元才肯走。”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的刘鹏说,“上车一看,司机师傅一边刷着‘快的’,一边刷着‘嘀嘀’。因为司机抢单能有现金奖励,所以他们宁可找地方停下来抢路程远、金额高的单子,也不愿在路上接人。”
刘先生的“吐槽”道出了不少人的遭遇。从上海出差到北京不到20天的徐毅就表示,自己曾在下班时间连着打了三次车都被告知已经有打车软件的预约。
“如果绝大部分司机都放弃原有扫街方式,改为在软件上等着抢活赚补贴,不用打车软件的人想打个车估计就更难了。”徐毅担忧地说。
“嘀嘀打车”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是,北京近5万辆出租车使用他们的软件。出租司机王建良也坦陈,由于一些人并不使用智能手机,或不使用打车软件,有时出行确实会更加难打车。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打车软件还处在“挥金圈地”阶段,推出了诱人的“奖补”政策,吊起了出租车司机的胃口,加上出租车市场还存在不规范,导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原有公共交通资源的分配矛盾,打破了路边打车和软件订车的“机会公平”。
乱抢单
方向盘两旁支着两部大屏手机,一部开着“快的打车”,一部开着“嘀嘀打车”,这已成为北京大部分出租车的“标配”,哪边合适就抢哪边单。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出租车司机在抢单时,有时并不考虑接应客人的路程远近。记者在北京校场口附近打车,路上行驶着多辆空车,但招手不停,而打车软件显示附近有多辆出租车,呼叫两次后,一位司机抢单打来电话说,他大概需要十五分钟才能过来,让记者等等。在听到记者觉得时间太长后,司机说:“那这样,你点‘已上车’,我就不过去接你了。”
另一位司机师傅向记者点破了其中的奥秘,只要点“已上车”,并不再通过该款软件叫车,他照样可以从打车软件公司获取补贴。所以,很多司机都只抢单不拉活儿,这样一个月可以获得几千元的补贴。“是扰乱了市场秩序,但是为了钱,大家都拼了。”
为了提高抢单速度,很多司机都换上了千元智能手机。“以前的手机反应慢,使劲点点点,单都被别人抢了,现在专门花4000多元换了两部手机,抢单速度提升了不少,一个月多赚几百元钱还是不成问题的。”一位姓朱的北京出租车司机说。
慢响应
鄂师傅只在北京金融街周边拉活,因为打车人多、前往地点不偏。他送完抢单成功的客人后,就找个信号好的地方停在路边,靠在座椅背上,“听着‘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不停地播报,哪个加价多、哪个去往的地儿合适,立即抢哪个!”
尽管在打车软件上显示,记者周边有数十辆出租车,但记者通过快的打车软件呼叫了三次,才有出租司机抢单。
原来,随着对打车软件的熟练使用,司机师傅们对于补贴规则研究得非常细致。“即使你发现要打车的人就在跟前,也不能急着抢单。乘客发起呼叫打车次数越多,打车软件补贴的钱就越多。”
“所以,当然不能你一呼叫我就立即抢了,要不谁给我报这话费钱去!”鄂师傅边说边得意地向记者炫耀着他的“战果”:“看,光你这单就给我加了35元。今天我已经多入账100多(元),晚上我就提现到银行卡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