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这个新春假期,竟一点也没得闲. 闲杂事不去说它,面对二月初起的中文经典课新学期的课程设计,我是发了个新念头来规划它:把中华文学史学戏剧学一股脑儿地---掰开,再揉碎,再和浆再重塑,从开天辟地到今天的纵切面,综合出一个事件的整体环境后,再剖析出它的横切面----呈现出了立体,最后来全方位地认识华夏文明!!
我一开始想得太得意,还哈哈哈地笑了好半天.等到静下心来开始筹措时,才发现:"想得容易,做起来真难!"-----我当年的老师们也没这么教过我呀!再何况现在面对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又没有考试压力在后面顶着,我还得绝对以"谆谆诱导"为主)-----前两晚上,竟不得好睡,一直思考着如何突破,人竟怔忡了.
我是不会放弃认输的!-----很大部份原因,来自我学生群中的那些孩子!尤其那位竟会为古人,向我求情的十五岁小男孩.---- -这段对话已成为我这一年教学生涯中最深植的记忆,我复习起这段历史时,也竟特别认真地融入着去体会.因为是老师,回给学生的读书心得必是翻倍甚至十倍百倍地高深,才能不负师者的本心与职份.
上学期,我顺史说到春秋末晋文公当公子重耳时的际遇,随口发了一句评说:[公子重耳堪称古代流亡政府的开先河,几乎走遍中原大国小国;由于他随身的才人能人多,本身也有仁德之名,各国怕他日后可能复国报复,都善待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是:都给他娶了一堆女子---但重耳逃一国甩一堆妻妾----真不可取!]
那小男孩课后悄悄走近我,满脸忧心忡忡地说:[老师您别怪重耳还有那些国君吧,赐重耳妻是想留住他,留住一笔政治筹码;重耳弃妻妾逃跑是为了日后复国大计着想,他也不愿意,他是不得已啊!]
这一句"不得已"教我沉吟了整个假期.
十五岁的孩子,还是男孩子,竟懂得人生居然有"不得已"的尴尬情境,我一下子好心疼他那份忧心忡忡. . .
人,都有罩门;我的罩门有二:太痛惜有灵透心的孩子;二是太珍惜一些警语棒喝.这孩子的一句话,敲到我心底去了.
真实的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不得已来成就的. "不得已"也是个人生的"坎:──重耳因父王宠骊姬害正嫡继位,迫不得已流亡国外十九年,他是先妥协再图复国;孙悟空不得已先听从三藏师父的管束,因为头上的金箍咒为患,他先妥协再竟磨改了习性有了自我的约束修为;更多的人在许多的不得已情境之下,先是妥协,久了,习之,竟也失了最初的志气,消磨了自己的理想,最后沦为放弃与自暴自弃.
所以,人生面临的诸多不得已,就是他行到”分水岭”的一刹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先冷静思考,再做好妥协的暂时隐忍,再重新依新情势做好前进的歩骤(即使这歩骤必须先采迂回政策都不打紧,只要最终是前进的是达标的即可),最后依计划前进!
所以,人生的一些不得已,有时,是在提醒我们停下脚歩,做一些必要的调整,把偏离的歩履缓回导正过来.遇到不得已,毋须懊丧,观察好情势:那些地方该补强,那些该舍下,那些该改弦易辙去微调────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但这之后,迎接的,应是更接近正道的旅途───虽然以后仍会有许多不得已等在路途中,届时,我们再去判断再去取舍再妥协再前进,唯一要谨慎的是:不能走上自弃之路,陷入人生的万劫不复.
因此,"不得已"不纯然是负面的,只看我们的一念之间.
教学相长!教书之乐的最大秘密就在于:为师者也常常在学生们一句不经意当中,澈悟了许多盲点,这份快乐无与伦比,我相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