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凌晨0点,新年的钟声响起,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胡彬涛夜不成寐。
不是为新年到来而兴奋,而是因为再过10几天就要放寒假了,这意味着他要放下书本,戴上安全帽,成为建筑工地上的包工头。
没错,他是一名22岁的大学生,也是一名22岁的包工头。
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
钉子扎穿了胶鞋,鲜血直流
2008年,17岁的胡彬涛考上了陕西彬县的重点高中。这原本是一件全家欢庆的喜事,但拿着胡彬涛的录取通知书,原本就愁眉不展的父亲更加发愁:就在录取通知书寄到家的前一天,比胡彬涛小5岁的弟弟被查出患有乙肝。
咬咬牙,父亲还是让胡彬涛上了重点高中,但为了给弟弟治病,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日子过得更是紧巴。高一上学期尚未结束,家里已是债台高筑。
怎么办?如何才能为家里分忧?这些原本不该17岁孩子思考的问题,却成为胡彬涛每晚失眠的根源。
最终,胡彬涛决定尽自己所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为家里分忧。但在县城打工兼职的机会很少,年少的胡彬涛也不知道该从事什么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胡彬涛得知西安有工地招小工,而且拿钱比较多。在一个老乡的帮助下,高一那年暑假,胡彬涛在父亲的默许下,来到西安的一个建筑工地,成了一个搬运脚手架的建筑工人。
7月的西安,天气炎热,脚手架在太阳的暴晒下几乎能将手掌融化,胡彬涛的双手被烫得发红,“有好多次都不想干了”,但每次想起母亲的泪水,父亲布满血丝的双眼,“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高强度的体力活,让胡彬涛单薄的身体疲惫不堪。有一次,胡彬涛不小心踩到一颗尖头朝上的水泥钉,胶鞋底被扎穿,脚掌立刻鲜血直涌。在工友的帮助下,钉子拔出来了,但“胶鞋里全是血,吓了一跳”。
回忆起打工的艰辛,胡彬涛有些心酸却也欣慰,暑假结束,他挣了2000多元。当他把这笔钱交给父母时,父亲接过钱,背过身擦去泪水。
从此,每逢寒暑假,胡彬涛就到工地上打工,为自己挣学费也为弟弟攒药费。
工地上的包工头,其实是粉刷匠
这样的日子,胡彬涛熬过了4年,即使是在他2011年考上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时也未曾间断。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胡彬涛的孝心,在工地上的踏实、能吃苦,被很多老工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总愿意帮上一把,出点主意。
2012年的暑假,一位姓姜的工友告诉胡彬涛,西安有一幢刚建好的大楼阳台需要粉刷,建议胡彬涛承包下来,能多赚些钱。
“多好的一个机会啊!但我能行不?”胡彬涛感到机不可失,却也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且担心对方不会同意由自己来承包这项工程,毕竟“自己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
不过,在工地多年的磨砺让胡彬涛没有轻易放弃这个机会,没有人,他找来了自己的4个好友组成了一个“工程队”。而且,出乎胡彬涛意料的是,对方早就听说了胡彬涛的事,很爽快地把工程给了他。
“白天粉刷,晚上就住在大楼里。”大楼没有完工,外墙还裹着防护网,七八月的夏天,闷热异常,蚊子无孔不入,但胡彬涛和大家一起,在地板上铺块木板,放上褥子就是床。每天从早上6点干到下午6点,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刷完了27层楼的100多个阳台。
发完朋友的工资,这一次胡彬涛挣了近5000元。面对这样的“巨款”,胡彬涛一分钱都没舍得用,全部汇到家中,为弟弟治病。
一个小工程完工了,但胡彬涛并没有解散自己的“工程队”,善于总结经验的他从第一次当“包工头”中尝到了甜头,也发现了机会,再加上工友们的牵线搭桥,他很快又承接了另外一个小工程。
如今,西安很多建筑工地的包工头都知道有胡彬涛这么一个“小包工头”。
在工地是包工头,而在学校里,胡彬涛勤奋好学、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均名列年级前茅,多次获得国家、校级奖学金。现在他已经是校旅游系实训中心的一名实习教师,协助管理旅游系学生的实习工作。
说起即将到来的这个寒假,胡彬涛计划回西安继续做“包工头”,承包一个搬运装修材料的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