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隆海和他的土家吊脚楼房屋模型。
重庆频道消息 最近,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下路镇的54岁土家汉子冉隆海十分忙碌。他造了一幢土家吊脚楼模型,今年12月20日至12月29日,将参加国家民委、文化部举办的“2013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这是重庆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进京参加该展览的作品。
该吊脚楼模型长2.4米,宽1.32米,高1.3米,两楼一底,为全木质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全靠人力用木条做榫,构造十分精美,走廊、护梯、门窗等一应俱全,窗上还做了精美的雕花,体现了高超的技巧。
冉隆海介绍,这栋模型按照传统的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完成,也是最能展现土家族民风民俗特色的普通民房。从今年8月起,他带领3个木工师傅花了近三个月时间,在县文化馆的协助下进行了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这一“杰作”。
传统技艺 学成不易
已有39年木匠“工龄”的冉隆海,是石柱现存的22名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的传承人之一,15岁就拜师学做木工,22岁开始“单干”。结婚后,又巧遇他的岳父马厚德也是一位民间艺人,尤其对建造土家吊脚楼有很深的造诣。于是,他又跟随岳父学习吊脚楼的建造工艺,从此与吊脚楼结下了深厚情缘。
冉隆海说,以前没有机器,所有工作都只能靠人力,要做一根最简单的木枋,就有“推、比、凿、锤、画、磨、穿”等7个工序,熟练工也得花20多分钟。因为难度大、要求高,不少人学了三四年,仍停留在基础水平,坚持不下去,只好放弃这门手艺。“同一门手艺,有的人只能做基础工序,有的人却可以做好对缝、画墨、精雕、做榫、穿斗这些精准度要求更高的工作,这除了天赋之外,还得依靠勤学苦练。”
39年来,冉隆海的双手已满是老茧和伤疤,因为操作刨木机磨掉了几层皮的手掌变得又厚又硬。“土家吊脚楼是我们土家人智慧和工艺技术的结晶,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冉隆海说,为了将技艺传承,现在他一边接活,一边经营自己的家具店。
后继无人 技艺流失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木工修吊脚楼在当时就是一股风,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住吊脚楼,这些吊脚楼常年需要维护,我们根本不愁活路!”冉隆海说起木匠生涯的昔日风光,显得神采奕奕。
但现在大不一样了。冉隆海说,如今镇里基本保存完好的吊脚楼只剩下三四户,绝大多数木匠师傅也都转行了。他自己年龄大了,又只会这门手艺,所以只好这样维持着。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人愿干这一行,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石柱自治县文化馆馆长汪华生介绍,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人都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楼房,很少人居住在全木结构的吊脚楼中。一方面是因为木材少了,受国家保护森林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砖混结构的房屋比木质吊脚楼房屋的使用更加便利,成本也更低。
汪华生说,目前在民间能见到的吊脚楼,基本上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修建的房屋,包括石柱在内的武陵山区的土家吊脚楼,有的已经整体或部分垮塌,基本保存完好的已寥寥无几。“在吊脚楼最风靡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木匠师傅有近千人,而现在仅剩下22人,平均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传统技艺正在流失。”
新旧融合 做好传承
“吊脚楼营造技艺及其建筑外形,都是巴渝地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个性。”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说,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城市发展和现代建筑中去,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条探索之路。
如今,不少旅游景点兴修仿古吊脚楼、修建古镇等已成为吊脚楼的主要传承方式之一。谭小兵说,这些吊脚楼和以前原生态的相比,已有了明显变化。“现在建吊脚楼,主要用于旅游观赏,而不再用于长期居住,而且更多的是依靠机器制造,纯手工部分极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注重地理位置和‘院落’的土家文化了。”
传统技艺如何得以传承,并在新的时代谋求共生?目前,石柱已成立了专门的保护项目组,建立了石柱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民间艺人信息档案和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基地,详细记载保存了营造技艺的流程,并通过组织观摩培训和举办技艺比赛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土家文化。
重庆市吊脚楼传承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周毅建议,一方面,要在最大限度保护现有吊脚楼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目前最多的途径就是结合旅游或商业开发,恢复性建设古镇景区,将过去一些老的技艺、文化元素等嵌入到新的、更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建筑风貌中去。比如土家吊脚楼的做榫、柱梁、屋檐、雕花等,都是现代手法替代不了的,同时也将散落的营造技师、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投入建设,利用现代新技术、新材料,再现传统文化和技艺。洪崖洞、湖广会馆、磁器口等都是比较好的范例。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项目引入和统筹规划力度,特别要在传承人的保护和激励、科研等方面加大投入,让这一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更好地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