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老的成语—“始作俑者”,指的是最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而其中的“俑”,专指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人俑。作为“四艺节”的重头戏,“长江三峡文物抢救保护成果展”(10月29日——11月30日)正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国家一级文物巫师俑为代表的一批陶俑。在玻璃展柜里,它们有的策马奔腾、有的抚琴吟唱……那些墓主人的生前身后事,穿越千年的时光,通过这些沉默的人偶再次被呈现出来。
作俑之人为何“作俑”?“俑”又有什么意义?它们如何制成?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形态各异的俑,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长成啥样? 重庆“巨型”陶俑身高1米,张嘴“卖萌”
男性张着圆形的嘴巴微微上翘,高高的帽子下,一副十分不屑的表情;女性头顶桂冠,嘴巴微张,一脸俏皮——这是正在三峡博物馆展出的一对手持权杖的巫师陶俑。
因为1米的“巨型”身高,以及独一无二的造型,这对今年出土于巫山的六朝陶俑已被评为国家级文物,其中,男俑为国家一级文物,女俑为国家二级文物。
三峡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彭学斌介绍,今年1月,巫山县巫峡镇柳树村一位村民在修建自家房屋打地基时,发现了一座墓葬。当晚,村民便与挖掘机师傅将墓内文物私分。幸运的是,最终公安机关成功追回文物80件,包括四具大巫师陶俑,正在展出的这对,就是其中的两具。“虽然因盗掘,随葬品的摆放位置已不可知,但可以推测,由四位巫师俑在棺椁四周引领一大批仪仗俑及家畜俑,与墓主随行的场面是相当壮观的。”
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人员汪伟告诉记者,当他第一次看到这对“卖萌”的巫师俑时,简直惊呆了,“我见过不少抚琴俑、仪仗俑、说唱俑,但从未见过造型如此特别、精致的巫师俑!”汪伟说,作为近年来重庆出土俑中的“佼佼者”,这对陶俑的价值难以估算。
为何造俑? 从埋活人到埋假人的进步
虽然今人面对展柜啧啧称奇,但在一些古人眼里,造俑却是件“坏事”。老子就曾在看到酷似真人的俑时,发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愤慨。而“始作俑者”也成为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
那么,人们为何要造俑?
“事实上,在历史的进程中,造俑不仅不是坏事,还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象征。”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林必忠介绍,俑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秦汉时期,俑的使用逐渐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它作为随葬品不仅是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的重要体现,也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习俗、衣着服饰的再现。“在奴隶社会,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主人死后用于殉葬,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从埋活人到埋假人,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
林必忠称,在汉代,人们“事死如事生”,而作为全面展现死者生前生活的重要方式,俑在题材上涉及面很广,从家奴到庖厨,从侍女到军士,无所不包,甚至还有吊着舌头的镇墓俑以及各种动物俑,“它们反映着主人生前的生活,寄托着主人死后的梦想。”
如何造俑? 汉代已有专门的作坊
据了解,重庆曾在巫山、丰都、铜梁等地的墓葬中挖出大量陶俑,其中不乏精品,如巫山出土的西汉裸女俑为三峡地区年代最早的裸女俑,还有忠县花灯坟墓群里造型俏皮的说唱俑、铜梁出土的被称为“小兵马俑”的仪仗俑等。
在全国众多的出土俑中,巴渝地区的俑有何特点?
“鬼神文化和休闲文化是巴渝地区出土陶俑最突出的两大特点。”彭学斌介绍,巴渝古人素来有“信鬼神、重淫祀”(淫:数量多的意思)的风俗,巴渝神鸟、巫师俑等相当一批出土的陶俑都说明了当时人们对神明的崇敬和向往曾风靡一时。而击鼓说唱俑作为巴蜀地区独有的种类,其表情多是生动形象的笑脸,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音乐、歌舞等休闲生活方式的喜爱之情。除此之外,巴渝地区的陶俑风格因人口迁移等因素,受到中原文化“大一统”风格的影响,许多车马俑、兵俑的造型都是从中原文化移植而来的。
古人如何造俑?汪伟认为,不排除在汉代六朝时期,已有专门为丧葬服务的作坊,“用于墓葬的汉砖与墓中随葬的陶俑可能是从专门的烧制作坊里批量买回。”汪伟解释,他们曾多次在墓葬不远处发现过残留的烧制作坊,同时,“很多随葬陶器形态各异,不可能是当时每家每户都能掌握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