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将包括彭水在内的渝东南6个区县定位于“生态保护发展区”,赋予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态。
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如何做到“两全其美”?
彭水的回答是:在生态保护中创造“生态产品”,让生态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一个贫困县在“财富蛋糕”面前的选择
古代印度人发现,有个小山岗上的眼镜蛇特别多,它们老是在一块大石头周围转悠。
原来,每当夜幕降临,这块大石头便会亮光闪烁,一些昆虫到石头上飞舞,青蛙跳出来捕食昆虫,而躲在不远处的眼镜蛇,则赶过来捕食青蛙。
这种神奇的石头,就是萤石,它是世界上20多种最宝贵的非金属矿物之一,广泛用于航天、制冷、医药等领域。
“穷山富宝藏”。在彭水,也有着丰富的萤石矿藏。
彭水是重庆市的欠发达地区之一,境内大山纵横、沟壑密布,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48%,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下的占30%。在全县69万人口中,有扶贫对象12.43万人,贫困面达27.8%,贫困率为20.34%。
拔穷根,促发展,一直是彭水的梦想。为此,近年来利用境内丰富的水、煤、石灰石、石膏等资源,彭水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矿石资源型经济体系,但随着国家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和生产安全的治理,彭水一大批煤矿和水泥厂关的关、停的停。“钱没赚到多少,环境却破坏了不少”。该县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说。
天无绝人之路。困境之中,萤石矿项目来了。
“这个项目可能会成为推进彭水发展的‘大指望’——预计年产值能达到300亿—400亿元,是彭水现有年工业总产值的近10倍。就凭这个项目,足以让彭水工业‘坐吃十年’。”这位负责人称。
但就在他们铆足劲准备大干快上此项目的时候,有关专家却发出了警示:萤石矿加工的一个环节由于要使用硫酸,处理不好会造成环境污染。
在科学论证后,彭水作出了一个壮士断腕般的决定,对项目暂缓!要在对萤石矿开采加工的工艺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并引进最先进的环保设备,确认生态“零风险”后,再重新启动。
“煤炭经济”不如人意
在巨大的财富蛋糕面前,作出暂缓的决定,体现的是一种理性、一种智慧。这也是在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背景下,彭水在促进经济发展与加大环境保护两大“平衡木”之间,必须掌握好的分寸。
生态保护而非经济发展优先,彭水的这一选择,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彭水自治县经信委主任刘月红介绍,该县有着丰富的煤炭,被确认为重庆市电煤的主产地之一。煤炭从地底下挖出来可直接“变现”,对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可谓“立竿见影”。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彭水境内先后开掘了30对矿井。
但是,彭水煤炭经济并不如人意。据悉,煤炭对该县地方GDP的贡献大概只有10%,同时,大部分煤矿规模小、工艺落后,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还时有安全事故发生,给社会稳定带来潜在威胁。
在国家对落后产能的几轮淘汰中,彭水煤炭矿井由30对缩减至13对。
为做大地方经济总量,近年来,彭水和全市大部分区县一样,疲于招商引资,希望通过新建一批工业项目,以增量调结构,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但这条路很难走通。今年上半年,彭水以每亩工业用地几乎倒贴30多万元的代价招来的一家外地企业,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下来。
招商难,难在彭水自身条件较差。首要问题是土地成本居高不下。彭水自治县副县长谢胜介绍,该县平整一亩土地的平均成本在40万元左右,比平坝区县高一倍以上。
其次是人才。彭水自治县县长刘峰说,在彭水,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很难引进来,连公务员序列的法官、警察等在外区县看来颇有吸引力的岗位,也很难留住。“我们基本上是在帮人家培养人才。”他表示。
2012年,彭水工业增速排名重庆市区县倒数第一。
从生态产品到生态生产力
煤炭经济不如人意,对其他传统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也难见成效,就在彭水经济陷入困局之时,一个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渐渐凸显:彭水乌江电站产能得到逐步释放,其产值现已占据彭水GDP的七成。
水电创造绿色GDP,它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带来较大的经济增量,历来被认为是典型的“生态产品”。
保护生态,提供生态产品,正是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给包括彭水在内的渝东南6区县的定位。
“为什么不换条发展思路,立足本地优势,向生态要效益呢?”彭水自治县县长刘峰说。
刘峰的底气,正是彭水丰富的生态资源。数据显示,该县可开发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40万千瓦,是重庆市唯一的水利能源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45.5%,是重庆市森林资源大县。
10月16日,彭水主要班子成员在联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罗列的一揽子新增项目中,还包括清洁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地产。彭水自治县副县长任昌卜认为,因为没有生态污染,这些项目都应该被称为生态产品。
在这种思路下,彭水决定暂停萤石矿项目,在工艺流程优化和引进先进环保设备,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谨慎开发,做“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而彭水近些年也在这条路上开始起步。据了解,目前,彭水萤石的盐酸、石膏等副产品,都不会白白排放掉,而是卖给当地水泥厂和石膏板厂,成为建材行业的原材料。
同时,目前,彭水已经规划的19个配套项目,对萤石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被其他地区作为廉价工业原料的氢氟酸,将通过深加工转化为制冷剂、氟橡胶、氟医药中间体和氟单体,附加值提高三倍以上。
用提供“生态产品”来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这种创新谋变的新思路,被刘峰归结为“生态生产力”。
所谓生态生产力,是近年来出现在世界经济和管理学界的一个新名词,简而言之,即是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求取平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生态生产力的前提是生态,是环境保护,落脚点是生产力,是发展,”刘峰认为,这种发展理念,符合“发展才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符合我国当前以环境保护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需要。
彭水发改委负责人这样描述生态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一是像萤石矿项目一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吃废料”,做循环经济;二是生产资源的可再生性,主要指的是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利用,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等。
“保护生态其实并不会拖累经济发展,相反,对生态的保护,还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刘峰认为。
“两瓶水”每年将带来5亿元产值
“生态生产力”思路甫一拟定,彭水就有幸赢得生态经济的第一张“订单”。
10月12日,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率团来彭水,就“太极水”和“太极茶”两个饮料项目,与彭水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这家年销售收入近200亿元的超大型企业,相中彭水的正是其生态环境。据了解,“太极水”和“太极茶”两款即将面世的饮料,其水源来自于彭水长寿村。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已有7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健在的80岁以上老人多达50名。
据悉,太极集团的这“两瓶水”投产后,每年将给彭水带来5亿元的产值,相当于过去10余个小煤窑。而这,却没有任何生态污染。
良好生态环境中所蕴藏的生产力,附加值最高的,当属清洁能源。
据介绍,彭水境内的乌江水域,水能总量高达240万千瓦,按目前每度0.32元的上网电价匡算,水力发电的年产值高达60多亿元。
除了水电,彭水蕴藏的风能,可装载2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实现年产值5.5亿元。页岩气方面,中石化目前在彭水试验性开采的4口气田,每天出气量达到10万立方米,预计未来几年的开发总量为100口气田,按每立方米3元匡算,页岩气将为彭水创造的年产值,将高达27亿元。
同期被纳入彭水“生态生产力”规划的,还有木材。据介绍,该县近4000平方公里土地上,仅有人口69万,地广人稀,有大量的荒山可供种植速生林木。用这些木材加工制造实木家具,能实现约10亿元的年产值。
除此之外,彭水“可供转化”的生态资源,还包括烤烟、生猪、油茶、魔芋和蜂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