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西彭镇变了——由一个农村城镇,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在这“变”的过程中,成就这座城市的是产业,助推产业发展的是城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现了真正的产城融合发展。
产业成就城市——每年集聚1万多人口进城
西彭镇元明村的秦大兰,到西彭工业园区内的重庆现代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就业后,到西彭西华路的一个商住小区购买了一套新房,一家人搬进城里,成为城市里的一员。
在西彭城区里居住的居民,像秦大兰这样由农民进工业园区就业、或自己到城区里创业后,在城里购房,整家搬进城里来居住的,已为成西彭这座城市中新市民的主体。
“产业成就了我们这座城市。”西彭镇负责人用数据说明:2007年底,西彭的城市常住人口只有9万多,到2012年底,就达到15万。
“平均每年增加的上万城市常住人口中,80%是产业工人购房入城,20%是外来人员买房落户。”这位负责人说,在产业工人落户城区的市民中,相当部分是西彭及周边地区“洗脚进城”的农民。
西彭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园区企业里就业的人员,已有3.8万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安居西彭城里。
产业集聚人流,人流反推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西彭镇负责人说,虽然目前西彭名义上还是一个镇,但工作重心早已转移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来了。
目前,西彭城区已扩展到10平方公里,城区里不仅建有供市民休闲的城市广场,面积达2000亩的马鞍山生态公园也在抓紧建设。在商业设施上,有商业步行街,有新世纪、重百、重客隆等超市,甚至汽车销售大卖场也进入了城区里。
“产业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位负责人介绍,迅速集聚的城市人口,加快了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西彭已有二甲医院,并启动了渝西中学的扩建。这所高完中建好后,将成为九龙坡区规模最大的一所高完中。
城市助推产业——287家国内外企业入驻园区
“是城市的配套建设,促进了园区产业的发展。”西彭工业园区负责人说,有了城市的助推,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生产,不用担心员工的安居与生活。
到目前为止,西彭工业园区内已落户287家企业,且大部分已投产。201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10亿元。“今年将实现总产值470亿元。”园区负责人说。
落户园区内的所有企业员工的生活服务,都由城市里的三产业来承担。
在西彭城区,有一家民生实业公司,专为园区内的企业搞服务,园区内的企业在生活上需要啥服务,只要提出来,都能满足。目前,这家公司主要为园区内的企业员工搞配餐服务,高温时,连绿豆汤、冰水等都定时送进企业车间。
园区内建起了一座实验小学,凡是园区企业职工的子女,均可免费入学;西彭公租房的建设,为没有在西彭城区购房的企业员工提供了居住条件,首批就有5000余园区企业员工登记入住;就连园区内企业的物流,也有专门的企业来服务。在西彭,为园区企业服务的物流公司已有10多家。
西彭工业园区负责人说,园区企业员工走出厂门,就进入繁华的城市生活。这样的环境,对企业有吸引力,对企业员工有凝聚力。
上海通用公司要建一家为西部8省区配送、分拨零部件的基地,年销售收入有20亿元。在考察了西彭工业园区的城市化服务环境后,这家公司把基地选在了园区内。“像这样不用企业操心,就能享受到城市化服务的园区,是很难找的。”公司负责人说。
城市助推了产业的发展。目前,西彭工业园区内已引进了中国铝业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瑞典萨帕、瑞士欧拓等国内外大中型企业。西彭已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铝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轻合金特色产业基地。
产城融合发展——城市和产业融合在一个平台里
从西彭工业园区到三府村桂花新居,正在着手建一条3.8公里长的大道。这条总投资达4100多万元的大道建成后,将带动西彭30余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向城市化发展。
这是产城融合发展中的一个基础设施项目。
“在西彭,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都融合到一个平台来统筹实施。”九龙坡区委负责人说,这就从体制上消除了产城融合的障碍。
西彭工业园区的规划是65平方公里,近期规划30平方公里。在这30平方公里的规划中,有18平方公里是工业发展区,12平方公里是为产业发展的城市配套区。
规划同步,实施也同步。产业、城市建设中的所有基础设施,都由一个统一的平台来融资建设,这样既保证了基础设施能够保证产业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从规划到基础设施都在产城融合的大目标下进行后,能够有效地降低产业发展中的投资成本。融合后,使企业消除了“小社会”的制约,融入了城市功能配套完善的大社会。而分工明确的社会化服务,又降低了服务的成本,衍生出新的现代服务业出来。
西彭城区里,在园区工业产业的需求拉动下,金融业、物流业、餐饮服务业,以及周边的乡村旅游业等,都迅速地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