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业内人士不少人都认为电信运营商不适合做互联网产品,这是由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基因决定的。但另一方面,运营商们总是抑制不住做各种互联网产品的冲动。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直接进军互联网行业,做各种具体的应用和产品真的是合适的吗?做“管道工”就真的没有前途吗?
个人认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互联网应用的确不合适,而把管道工做好做到极致反而更有前途。无论是中国移动在飞信、基地公司方面的尝试,还是其他追随者,虽然努力不断,但鲜有成功的例子。根本上还是运营商无法适应互联网行业的运作。互联网行业变化极为快速;竞争异常激烈,稍微看好的模式各种资本、成百上千的进入者,无章法的模仿,还有巨头们的虎视眈眈;免费致死的玩法。等等,这都是运营商玩起来的痛点。因此,从自己掌握的核心管道资源上入手去换取在互联网产品上的缺陷和短板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与互联网行业密切协作,做大蛋糕。
上述简单分析都还是基于定性方面的。下面我们再从一些定量的数据来看看,为什么电信运营商做好管道和抑制进军互联网的冲动是必要的。
传统互联网时代
看互联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其财报业绩表现很抢眼,但主要盈利的业务模式并不是运营商所擅长的。
数据来源:各上市公司2012年财报(最新的数据,腾讯市值已超千亿美元)。
从1999年前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行业第一轮发展开始主要是以老中国电信为代表的各地的信息港、数码港、热线为主,再就是各种民间资本投入的如新浪、搜狐、网易、8848、etang等等,至今存活下来的也主要就是几个老牌门户,而老电信的各种信息港等,到最近几年下来,都几乎消亡殆尽。而早在1999年就投入的21CN网站,在一开始凭借相对隔离传统电信网络的管理体制,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在行业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由于仍然存在资源投入束缚等诸多问题,当年第一大邮箱、第四门户的行业地位日渐丧失。
我们可以看到,那一轮市场混沌初开的竞争中,运营商除了收获了SP业务外,并没有获得更多利益。而凭借SP业务,也挽救了腾讯、新浪、网易等企业。这一轮的竞争,有人归结为当时的电信运营商并没有预见到互联网行业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当时的业务布局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政治任务而已,这也许有道理。但其实更多的还是体现了电信用传统的产业资本运营管理的体系涉足风险资本领域的天然缺陷。
2012年17家被统计的互联网公司的业绩,总收入约为1200亿元,净利润约为350万元,净利润率约为29%,总市值超万亿。表现十分抢眼,但就这样的业绩,相对运营商的体量来看还是小的。至于说市值,其实运营商不必太在意,这个跟市场的估值密切相关。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腾讯公司,就以目前的营收体量来看,实际上也是难以支持运营商的规模扩张要求的。更何况,电信运营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要重新打造这样一个营收规模的企业,其投入规模和风险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
无论是3G时代,还是即将带来的4G时代,大家把焦点又集中到了移动互联网领域,运营商更是寄予厚望。那目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情况又如何呢?我们再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2013年福布斯中国最赚钱的35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从35家公司的收入来源来看,主要还是传统互联网应用平移到移动端,即业务模式总体上没有变化,不过是渠道发展了变化,用户使用的场景发展了变化。这35家公司总营收规模约230亿元,这样的规模更是难以支撑电信运营商的规模发展的需求。更何况目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效的盈利模式并未形成,很多企业还是贴补资源做摸索。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国美、苏宁等在内的传统企业也都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业务,但也都是出于初始投入期,高风险投入是否带来高回报很难说。
政策层面也缺乏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又有多少资源去具体做各种应用类的产品呢?能够做的比互联网行业其它企业更好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不是电信运营商的更好选择。根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括到2015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秒,部分城市达到100M/秒,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秒,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95%。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这才是电信运营商未来增长的基础动力。
意见中: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这些不是运营商大力进军的重点,而依托其基础管道/网络能力与行业领先者进行合作共享收益的方式更为经济有利。
从近期有些运营商的与互联网行业的战略合作、合资等来看,似乎开始往这样的方向积极尝试,但这并不是主流。看到更多的是还在一些具体业务上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还在坚持,还在坚守一些梦想。互联网业内流传“三一规律”虽然不是很科学,但却很直白:1%的创意能够获得风投的青睐;1%的创业能够赢得天使投资;1%的投资有希望上市成为产业新秀。其余的往往只能在“网络墓地”博客中找得到。但是,每个新入者都认为自己就是这3个1中的一个。这对于运营商坚守自己可以做好具体的互联网产品值得引以为戒。
也许,对于运营商们来说,承认基因决定论不是个坏事情。我们说,如果是一只母鸡,你可以想办法让母鸡下蛋下的大一点,下蛋的频率高一点。但是,绝对无可能让母鸡下出鸭蛋甚至是鹅蛋来。如果想,那或许只有一个办法,实施基因改造工程。因此,运营商遏制自己做更多互联网应用的冲动,对于专注的做好网络管道,管道真正的智能化和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更佳。至少,目前运营商躺在大量用户数据基础上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力比起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公司来说就存在差距,这就是问题所在。假如有一点也允许他们做基础通讯业务(不是转售业务),那运营商还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