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战与金门菜刀--纽转乾坤573
一九五八年,我小学还未毕业,金门就打炮战了!
学校里很紧张,走廊里贴了许多「解放臺湾」之类的红绿标语,每天老师都给同学们唸报上刊出的「战报」,击沉击落「蒋匪」舰船飞机多少,解放军的炮弹打过去,一炮打死三将官,大捷频传。还让我们画漫画,我画的蒋介石光头上贴了块狗皮膏药,旁边有个鹰钩鼻的山姆大叔,留着山羊鬍。
老师见此画嘖嘖称道有创意,呈与教导主任与校长,他们都来摸我的头,还颁了奖品一卷印刷年画给我,展开一看,画的也是蒋介石和山姆大叔,膏药、鹰钩鼻和山羊鬍一样不少,这令我幼小心灵很有些不忿,明明是我苦苦构思所得,怎麼大人们也「抄功课」呢。后来上街一看,墙头屋角大大小小画的都是膏药、鹰钩鼻和山羊鬍,也不知谁抄谁,心里才舒坦了些。
打了三周,战报唸足三周,我方节节胜利,敌方场场大败。為何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改成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当时尚还年幼,故未深究。
弹指五十五年过去,其间经歷几多人生沧桑,世事变幻,儿时嬉戏顽劣种种仍似昨日,却瞬间已近古稀,这多的曲折离奇、坎坷崎嶇,刻骨铭心有之,过眼云烟有之,那场炮战的确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完全被遗忘了。
许是某种机缘巧合使然,在奥克兰一间影院里,观赏了《八二三炮战》,这一天又恰是八月二十三日。
片子老旧,放出来竟可见菲林放映过多留下的刮痕,这在数码时代是罕见的。电影里这一场五十五年的炮战打响了!随著镜头自己站在了海峡此岸这一边,从金门看大陆,首次见识国军如何浴血苦战。
军民同心,奋不顾身,荡气迴肠,一切都似曾相识。当赵海峰為国捐躯,女友王苹含悲為战心沙场的情郎引吭高歌,那感人落泪之一曲,迄今仍在耳畔迴响。
随著美式重炮的雷霆轰击,取得了炮战的主动权,从海空双方击落击沉舰船飞机的对比,胜负应见分晓。
五十五年前看到的是那一边的宣传,五十五年后看到的是这一边的宣传,都是宣传,孰真孰假,谁胜谁负?如何甄别?
只须看几十年来两岸如何一路走来,内心便有了一个答案!
观影后夜不能寐,非為一战之胜负、宣传之真偽苦思,而是慨嘆中华民族兄弟之间的这场廝杀是何等惨烈,同胞手足的相残竟可持续数十年成為夙仇,这种战争有胜利者吗?
今年為「八二三炮战」五十五週年,适逢谭美颱风来袭,台湾包括金门均冒着风雨举行纪念活动,除了追思与「夜行军」怀旧,各项活动均彰显「和平」之全民理念。
这使我想起年前游臺湾,友人提醒别忘了捎带金门菜刀作伴手礼。「金永利」菜刀乃用金门炮战遗下弹壳所制,锋利耐用。抵臺后有见坊间贗品充斥,又无暇造访金门指定弹壳现场打造,只得放弃。下次再去台湾定要买到金门菜刀,因為我觉得此刀寓意深刻,炮弹变菜刀,从杀人武器变身為家厨用具,有「化剑為犁」之重大意义。
八二三炮声已远,如今陆胞来臺,均争相购买金门菜刀,家中有一把这样的菜刀,切菜剁肉,都可想到台海两岸都是兄弟,你来我往,密切交流,化恨為爱。「和平」二字,自此永远念念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