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友人问字,「pk」作何解释?
「pk」有多重意思,在电玩中指「对决」,亦可指足球比赛里罚点球,在省港澳一带则是骂人的话,指Puk Kai,即是「仆街」(面朝下跌倒在街边)。
假如你出言或行文批评一个人,就会有人传话过去,你的批评就成了「说别人的坏话」。奇怪的是那被你批评的人,也不来找你理论,而是从此与你结怨,处处与你作对。当然见了面还是跟你握手的,只是心里在咒你為何还站在他面前未有「pk」(仆街)。
皆因现在有些人是听不得批评的,能入耳的只有「好话」。之所以给好话加一引号,是因為所谓「好话」,只是相互抬举、吹捧,实则并非「好」。
这世上的事不都是由人做出来的吗?批评质疑某事,那做出这事的人当然不免也在被批评之内,但既然做事可以任意行逕做出来,又為何不喜甚至不允他人批评质疑。
这就显得没有道理了。
也不知从甚麼时候起,本地华社有了这麼一种风气,对於华社团体、个人或某国某地的阴暗面与罪错,不只是批不得,还踫不得。莫要说批评,谁只要敢提出来讨论,谁就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汪精卫。
当然也不是全面禁言,譬如批评美国、奚落奥巴马,贬贬纽西兰,幽约翰‧基一默,损损毛利、岛民,那是绝对胆大包天,乐意奉陪而且饶有兴趣的------说吧,尽管说吧,这里言论自由。
对於那些不中听的话,对於那些被刻意篡改歪曲了的歷史,对於千真万确发生了的事,甚至是个人亲身的经歷,如果讲了或写了出来,总会有人指斥你是放不下个人恩怨,是以「文革」方式反文革,是不「爱国」,是洋奴,教训你切莫「滥用」言论自由,劝诲你好好学习「民主」。
久而久之,舆论态势一旦形成,似乎有了一个「甚麼可以说,甚麼不可以说」的潜规则,那些踫不得的话题成了雷区,人人避开绕着。
一些在这里住久了的侨胞,有见於此乾脆「冇眼屎,乾净盲」,即是视若不见之意。不去与计较论对错,一於逍遥自乐,不问世事。
太远太大的话题,孰对孰错,或可再议,毕竟人在纽西兰,首先应要关注本地时政、经济与社会。
最近非洲捉拿华人淘金客,俄罗斯遣返大批使用毒肥的华人菜农,还意欲拆掉境内「唐人街」。英国重罚驾照作弊的华人持牌翻译,美国纽约广场跳红舞的老大妈被投诉,腰缠万贯的华人游客在机场撒野,在公共场所行為不检。就连奥克兰鸭仔湖的地面也安了「严禁钓鱼」的中文告示,以前用油漆写,现今用铜牌鋳就,以示永久,东区公厕里贴出「不要拿走厕纸」、「不要蹲在马桶上」,泳池里挂着「请勿随地吐痰」,用的都是中文,所指何人,不言而喻。
一件件很pk的丑事,只让人感到羞耻。
这说明了对侨界里一些缺乏公德、热衷内斗、投机取巧、滥用福利、弄虚造假、坑矇拐骗、触犯法例的行為,不可视若不见,装聋作哑。
不好的东西,搞搞震的人,没有受到批评与监督,就会日益放肆,明目张胆,以错為对,积非成是。
到时白狗偷食,黑狗挡灾,我们这些以纽為家的人,都要齐齐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