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新的家庭团聚移民政策近来频频被政客和媒体拿出来说事,说这项政策方便中国人,因为中国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都符合团聚要求。5月31日周五,NZ Herald刊登该报记者Lincoln Tan的文章“ Migrants' parents left alone in NZ”(移民的父母被单独留在新西兰),文章再次抛出这个论点,并用数据说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几乎使得所有生活在新西兰的原籍中国的移民都能把他们的父母申请来新西兰。不过,本地一家华人移民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数据体现的是老的家庭团聚移民政策的结果,并非新的团聚移民政策。
中国人去年占家庭团聚移民批准人数的47%
NZ Herald记者Lincoln Tan的文章说,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家庭团聚移民来源国。去年被移民局批准的来新西兰团聚的中国人占据被批准总数的47%。 文章说在2011-2012年度,每10个被批准的中国移民中,就有4人年龄是在50岁及以上。
文章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几乎使得所有生活中新西兰的原籍中国的移民都能把他们的父母担保来新西兰。
Lincoln Tan在文章中说,根据政府资料,自1999年以来有近3000人把父母亲以家庭团聚为由担保到新西兰,然后把父母撇下,自己远走他乡了。 而这其中,有三分之一(31%)是华裔担保人。
在这篇文章中,梅西大学社会学家Paul Spoonley教授说: 移民寻求最好的选择和“最大地利用”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的一切“并非不常见”。
“英国人会考虑他们英国养老金的转移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老人能够得到照顾是重要的。”
Spoonley先生说:“显然,这不是家庭团聚移民政策的意图所在,需要做出调整。”
文章说,移民部长Michael Woodhouse表示,他不相信申请父母来新西兰团聚的申请人离开新西兰是普遍趋势。
“他们(团聚移民)可能会有其他孩子或是家庭成员在新西兰,申请他们来团聚的人可能是短暂离开新西兰并且还会再回来,而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甚至可能在新西兰又找了新的伴侣。”
Woodhouse部长说,团聚移民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技术移民和企业家来新西兰,因为这个政策可以“为他们同家人的团聚提供通道”。
移民部长还说:“每年净移民的流入为新西兰带来了19亿资金。”
最大好处是享受免费医疗
NZ Herald记者Lincoln Tan在报道中说, 一些儿女离开新西兰的老年移民说,除了想念子女之外,他们在新西兰其他方面都挺好。
他在文章中引用了一个他采访到的两位匿名的华人做例子:一个是儿子回了中国,一个是女儿去了澳洲。
常常到北岸Norhcote社区中心下象棋的77岁老人说,他的儿子2011年回中国做生意,把老父亲留在新西兰。
老人说:“中国对老年人没有免费的健康医疗,也没有政府的援助,我想我在这里过得更加幸福。”
在另一个例子中,一名老人的女儿去了墨尔本,把患有糖尿病和关节炎的父亲留在奥克兰,因为她相信老人家在奥克兰会生活得更好,而到了澳洲就没有办法享受免费医疗了。
优先党要求重新检讨家庭团聚政策
今年4月初,新西兰优先党行就对现行的家庭移民政策展开抨击,说这个政策对中国人有利,中国的一孩政策令到几乎所有取得永久居民资格的年轻中国移民,均可以合资格申请他们的父母移民到新西兰。新西兰优先党党魁Winston Peters要求政府对家庭移民政策进行检讨。
在2011-12年度,在家庭担保和家庭团聚类别的移民中,中国人获得的签证数目是印度和英国的三倍多。
优先党表示,在家庭团聚移民的配额中,来自中国的父母超过一半。这类移民在新西兰居住10年后,假如年龄超过65岁,可以获得养老金,对新西兰医疗、养老金、房屋和福利构成压力。
移民公司:现有团聚移民数据反映的是老政策
奥克兰移民公司百伦移民留学公司表示,英文媒体中披露的家庭团聚移民数字并不是现行政策的反映。
该公司牌顾问郝维先生说,新西兰移民局去年7月开始实施新的团聚移民政策,因为批准程序上的时间问题,现在公开出来的数据——“2011-2012年度每10个被批准的中国移民中就有4人年龄是在50岁或50岁以上”——实质上体现的是老的团聚移民政策的结果,并非是修改后的团聚移民政策的结果。
郝维先生说,去年7月前的团聚移民政策以子女同父母团聚为重心,比较有利于来自中国的申请者,但7月后的现行政策已经改变了这种以家庭为重心的状况。
同老政策相比,新政策对家庭团聚移民的要求显然严格了很多,完全不是Lincoln Tan文章中说的所谓“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几乎使得所有生活在新西兰的原籍中国的移民能把他们的父母申请来新西兰”。
根据新的团聚移民政策,申请者共分两类,一类是快车道,可以优先申请;一类是慢车道,等待过程增加。
而第一类(T1)的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人需要提供至少每年27203纽币(每人)或39890纽币(每对夫妇)的生活保证金,或;
2、至少50万纽币的安家费,或;
3、做为担保人的成年子女有至少65000纽币的个人年收入,或90000纽币的家庭年收入;
第二类申请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1、做为担保人的成年子女有至少33675纽币的年收入;
2、家庭中所有的其它子女生活在国外。
另外,不管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申请者,申请人都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良好的身体状况及品行要求;
2、被证实的申请人与担保人的亲属关系;
3、一定的英文能力:IELTS考试中的至少两项达到4分,否则需要交纳1735纽币的培训费;
4、没有未成年子女。
郝维先生说,移民局并没有公布新的团聚移民政策推出后,各国申请人的比例情况,或许国会议员能有特别途径拿到资料。不过,就算新政策实施后,中国申请个案增加,英国申请个案减少,对新西兰养老金系统也不至于产生很负面的影响,因为移民政策规定,以家庭团聚进入新西兰的移民10年内不得领取养老金,同时对团聚移民申请人有非常高的经济要求,使他们不至给新西兰政府增添负担。
优先党议员Denis O'Rourke说,新政策推出后,来自英国的申请个案由1157减少至637;来自中国的个案由4891增加至5830。
学者: 亚裔要超过欧裔仍需几十年
梅西大学Paul Spoonley教授表示,虽然抵达新西兰的亚洲移民人数增加,但亚裔人数要超过欧裔白人数目,仍需要几十年时间。
他不认为年长移民对新西兰造成社会负担。他说,现行的家庭移民政策可以吸引更多技术移民抵达和定居。
他认为整体而言,外来移民对新西兰经济做出很大贡献,他们支付的税金,比从政府领取的福利要多。
Spoonley教授说,技术移民的家长到新西兰跟子女团聚,可以负责照顾孙儿,子女可以重返职场;同时,家庭团聚可以令他们的移民子女在新西兰落地生根。
他表示,社会对家庭团聚移民的到来感到不安,是因为不了解移民带来的各种好处。
Spoonley教授表示,新西兰善于吸纳移民,但在协助移民安居乐业的工作则做得很差;跟澳洲和加拿大比较,新西兰缺乏协助新移民的支持制度和社会结构。
数据统计:自1999年起担保父母移民新西兰的担保人
921来自中国
406个担保人来自印度
145 个担保人来自南非
131个来自英国
摘自: 新西兰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