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都按照自己所特有的节奏兴衰变换,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候鸟的迁徙,白天和黑夜,潮涨和潮落等,无一不是按照自己的生物钟在变化,在发展着。
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涨,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20世纪初,德国柏林的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赫尔曼·斯沃博达,各自通过长期的研究,用统计学的方法提出了一个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和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二十年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教授又提出了一个33天为一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随后人们又发现在每个周期的中间两三天,人的智力、情绪、体力都不稳定,这几天被称为临界日。临界日以前的半个周期是高潮期,临界日以后的半个周期是低潮期。
当我们处在三节律运行高潮时,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观,记忆力、理解力很强,也容易接受批评和挫折,会较为容易的克服困难,这是学习、工作、锻炼的大好时机。而这时侯怀孕所生的孩子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优生儿、学生节律高潮时考试易取得好成绩、作家易显“灵感”、运动员易破纪录。相反,我们处在三节律运行临界点或低潮期,会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健忘走神,出车祸和事故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关于人的生理节律周期理论在日本是非常推崇的,比如他们把这一理论应用到汽车驾驶员身上,每个月为每一个司机画一张他自己的生理节律图,当驾驶员的生理节律处于临界点的时候就会把他替换下来,让其做些没有风险的事情,这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事发率。
学会画节律图
1、先算出“总天数”,即计算出自己生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
公式:t=(365.25×周岁数)±x。
公式中“t”表示总天数,周岁数指实际年龄(计算视未满或已满当年都算一岁);±表示生日在计算日前用“+”,生日在计算后用“-”、“X”指除周岁以外的天数,即生日到计算日的天数。
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生物节律
t=(365.25×52)-259=18734(天)。
其中259就是从1月29日到生日10月29日的总天数。即1月剩两天;2月28天、3月31天、4月30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到生日剩15天,以上数字相加,共259天。
因为计算日在生日之后所以要减去259天
2、再算“余数”,将前面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会得到余数。
3、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4、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
计算完毕,用白纸画一张表格,竖着画31条线,分别是1号到31号;横着画五个格子,中间一条线为0,即临界线。我们姑且将临界线上方认为正,下方为负,上下每格表明数值,并设好上下限。然后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生物钟的半周期数,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我们的曲线在临界线的上方;反之在下方。这样算起来非常麻烦,我们也大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个类似软件,届时只要你输入自己的生日,节律图就替你画好了。一目了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