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为了查询有关"阎罗梦","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的故事,才从书架上把久违了的三言拿出来重新翻了翻-----想想,上次翻查此书,该是有一年之久了.
三言(乃指三本书: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与醒世恒言)曾是我青少年时期最爱的三本书.那时候爱看小说,喜欢有故事情节的书,偏好人生跌宕起伏生离死别的况味,而三言,几乎揽尽中国从春秋战国起,一直到明代末年的所有传奇民间故事,共120篇故事(150万字),可说把历来流行民间的优秀话本全搜罗进去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他之后,有人把"拍案惊奇"也分上下,与三言并书,称为"三言两拍"-----但我始终认为,三言的价值远高过两拍.)
最近些年,或是有了些年纪,不太看小说(也觉得没什么故事能教我击节赞赏的了),开始看一些言论性学说,倒也有津津之乐.
怎么说"温故知新"就是学问了呢!这回把三言拿出来再一细琢磨,忽然间产生许多感悟-----这下子,才算真正体会到了三言的真精髓所在----我迫不及待地要整理出这份心得!!
早年在美读了许多古希腊神话故事,最教我惊奇的是:西方的神故事里,神仙和凡人是混在一起玩的.他们也打打杀杀,也谈恋爱也怀孕生子女;渐渐地,神仙回归天上不再降临人间,两边正式敌对不再往来;另外,他们的神仙颇有人性,也发脾气也吃醋(如太阳神宙斯最为代表),还老爱惩戒人或恶作剧----不像中国的传统神仙(孙悟空除外).同时,西方的鬼,千篇一律地使坏作恶,不美且没情趣!
而我们的三言里少有神仙,若提及,则用有点迷信的语调与意味在内著墨,格调不高.倒是鬼,描摩甚多,且十分精彩!
我从小胆子小,怕鬼怕得糊涂,却又极爱鬼小说与鬼电影.我看三言里的鬼魂,竟看出了区别与异同!
三言里沾了鬼的故事不少,但是有一个特点:清明盛世时,鬼怕人躲着人不敢见人;而乱世暗世,鬼是混迹人间,与人一般无二地出游逛街吃饭交谈----
如"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一则就是很好的例证:战乱前家主的妻妾俱已亡故,但杨思温返回敌军占领区做小买卖时,赫然见到应该亡故的家主姬妾居然在夜晚闹市里,乘着华丽的马车逛玩夜市.待杨思温上前问讯,才凄凄道出:[吾等已俱为鬼魂矣!]
而再一则指两读书人相约一年后见面,其中一人得疾而亡,为践约盟不及,自杀化为魂飞游千里赴友约,朋友等到傍晚,才见到友人凄凄惶惶赶来,还总以手臂遮面,不敢直视-----那是政治清明之时,鬼魂皆不敢淌那青白人间!
鬼,是怕清明世界的正气吧!乱世,污浊如鬼界,两边俱一样,也就没有了区分更没有了惧怕!只有浑浑沌沌的人类,居清香也好,居粪臭之地,大多数人竟皆无感应,这就可悲的了.
天哪,这是多么深刻的寓意在其间哪!我玩读了半辈子的三言,到今天才看出悟出这份精髓,真是枉了冤了汗颜了!
有了这份感悟,我拿出三言,再次细读,每一篇都有新的心得,这是一种新境界的提升,并不轻松,但是非常饱满.
中国学者前些年,选出三言中的"十五贯"评为三言中120篇之最,我独爱"闹阴私司马貌断狱",另外还有一篇"碾玉观音"---这是小时候在台湾看的一部国片(故事太好,所以后来有再改编再拍新剧,就像倩女幽魂,拍了三四次,一次一次都不同,随时代的价值重心挪移而转移重点,)我小时看的"碾玉观音"一片主演的男女主角:白兰与王戎----提起来,大概台湾老一辈的乡亲都不清楚了.那些镜头,很单纯,但是,好真切---当然,也是有鬼的,因为屈杀了女人,用的,还是名将韩世忠将军的一把名刀,终了不但教人断肠,还惊吓,还迷惑-----忠臣也会枉杀人?所以我记到今天.
这几天,还在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