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云计算的概念正热。
这项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互联网革命”的新技术,正在中国掀起一场风起云涌的好戏。据预测,未来3年内中国云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机遇当前,竞争激烈。重庆却并不打算和其他国内城市“别苗头”,而是从全球“云”产业发展大势着眼——
4月20日上午,太平洋电信重庆数据中心负责人郑启望接到上司太平洋电信数据中心与运营副总裁吉尔斯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吉尔斯得知四川发生7.0级地震十分着急,询问郑启望重庆数据中心是否遭到损失。
郑启望的回答简单干脆:平安无事,数据中心一切OK。
原来,大约一个月之前,太平洋电信重庆数据中心在两江新区水土云计算产业园竣工投运。这是首个签约落户重庆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也是首个竣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将形成4万台服务器运营规模,相当于目前重庆市的全部数据处理量,因此这个项目也被视为重庆圆梦云计算和踏足“云端”的标志。
梦的开始
“云端”计划出台
“云端”计划,一个升级重庆IT战略的庞大计划。计划的出台要从两年前说起。
2011年,重庆首次提出建设云计算中心。目标是建成上百万台服务器、产值上千亿美元规模的云计算基地。
提出这一计划后仅仅过了两个多月,4月6日,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实验区——“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便在重庆两江新区开建。
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总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总投资400亿元,建设规划期为5年,最终达到千亿级规模。其核心区规划了占地约为3平方公里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机房。
而目前,这个中心的建设已基本完成。除吸引太平洋电信设立数据中心外,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联通、电信、移动,以及北大方正、北斗导航、中科院重庆分院等30多个大型项目都已签约入驻。
重庆为何要大力发展云计算?
市长黄奇帆提出,目前,全球资源争夺的焦点已从石油、高科技产品,延伸到数据资源的竞争。欧美地区数据处理外包业务,40%在日本,60%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地,而中国内地在数据处理外包业务上的份额为零。
在黄奇帆看来,今后10年,世界将进入云计算时代,数据处理量至少增加10倍以上,云计算“蛋糕”有上万亿美元。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如果中国内地的份额还是零,将会非常可悲。
重庆渴望成为云计算的国家队,代表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竞争。有关分析显示,今后欧美地区外包到亚洲的数据处理,可能需要1000万台服务器。
黄奇帆认为,亚洲服务器的20%-30%聚集在重庆,我们就会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云计算中心。
重庆雄心勃勃的“云计划”背后,离不开重庆市经信委的推动。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几年前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研究专业就和云计算有关。
沐华平介绍,此前几年,重庆市通过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准确捕捉到笔记本电脑逆势大增长这一历史性机遇,迅速布局了一个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以及一些IT企业,但仍缺乏一个能统领全局的IT战略。
于是,在2011年5月,重庆将原有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其他IT产业发展战略和“云计算中心”统一打包,整合提升为IT产业链的“云端计划”。
所谓“云端计划”,“云”是指该市现有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端”为终端设备。
“重庆的终端设备要形成1万亿的产业规模,这种终端设备不仅仅是过去通常提的笔记本电脑,现在还要推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沐华平说,其中还包括已在重庆落户的通讯产品,如网络交换机、路由器,以及成像、打印设备等。
“实施云端计划,对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沐华平说。这意味重庆信息产业发展正在从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出发一路向上,从终端产品向服务外包和数据处理拓展延伸,实现“端”和“云”的完整产业链。
追梦之路
牵手太平洋电信“破冰”
重庆之所以敢于在云计算上大手笔投入,在于其已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认可。沐华平表示,因为两江新区的先行先试权,重庆已向中央争取到一些“政策”。但他并未透露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
然而,筑了再漂亮的“巢”,没有“鸟”来落户安家,重庆的云计算梦想也将化为海市蜃楼。好在重庆找到了重要的战略伙伴。
就在重庆宣布打造“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时,亚洲最大的独立电信服务提供商——太平洋电信正打算到西部开辟新的数据中心。两江新区获得该信息后,第一时间向太平洋电信送去了橄榄枝。
据吉尔斯回忆,当时太平洋电信在亚洲范围内寻找数据中心。曾考虑过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沿海一些城市,但很快又全部否定了这些地方。原因是新加坡土地、人力成本太高;日本地质条件不稳定,韩国有战争威胁,中国沿海虽然各种要素成本比新加坡稍低,但也不便宜。
“其实,在收到两江新区的邀请后,我们非常高兴,因为重庆地质条件稳定,几乎没有什么自然灾害,而且各项要素成本非常便利,网速在中国西部地区也算相当快的。”吉尔斯说。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让太平洋电信高层颇为感动的事情。
原来,太平洋电信高层在两江新区考察时,不经意在几辆两江新区工作人员的车上发现了关于云计算的专业书籍,留下了深刻印象。
更让太平洋电信高层吃惊的是,两江新区一个学发动机专业的部门领导,不但通晓云计算知识,而且对航空、轨道等高端产业知识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两个细节让太平洋电信高层果断决策——进入两江新区加盟造“云”。
根据协议,太平洋电信将投资1.5亿美元,建设离岸、在岸各一栋约1500个机柜的数据机房,约3万台服务器,建成太平洋电信在中国西南的首个世界级数据中心,并将于2013年投入营运。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是太平洋电信继香港、深圳和天津之后,布局“云计算”机房的第四城。
“虽然只布局3万台服务器,但集聚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处理能力不亚于5年前十几万台服务器的总和。”太平洋电信CEO林逸平说,他们会把重庆的网络连接到全球重要的交换城市,以重庆为中心建立一个100毫秒的信息圈,覆盖整个亚太地区。这100毫秒的信息圈就是未来重庆和世界的距离,“依靠‘云计算’网络,亚太地区任何一个地方与重庆之间交换传输数据,不到0.1秒就可以完成。”
作为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太平洋电信重庆数据中心通过海底光缆资源提供全球其他国家的直接接入点,竣工投运后,将结束重庆没有高等级数据中心的历史,对重庆云计算产业吸引全球客户、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梦的未来
与国内城市错位竞争
在太平洋电信宣布落户重庆后不久,阿里巴巴也加入了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而几乎同时,一个规模、投资较“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更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又在江津区双福新区启动。巴南也提出,将用两年时间在该区的江南教育城建成全国最大的云教育产业园,将把云教育向全国推广,甚至辐射全球。
根据重庆拟定的云计算产业区域布局指导意见,重庆将打造“1+2+10”的云基地格局,到2015年,基地累计产值将超过1万亿。
其中,“1”是指两江新区水土云计算数据处理产业基地;“2”是指西永综保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两大云端设备制造基地;“10”是指九龙坡区、北部新区、渝中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江津区、巴南区、合川区、永川区、涪陵区十大云计算应用研发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云基地建成后,产业前景将极为可观。5-10年后全球新增机房1万个,新增的产值约1万亿美元。对重庆而言,只要争取到国际上1%的订单、国内需求10%的订单,虽需建设35万个机柜、350万台服务器,但将有1500亿美元规模的产出,90亿美元的税收,带动10万人就业。
云计算前途无量,在中国,从沿海到内地,“云计算”产业大战已风起云涌。
其实在重庆造梦“云端”之前,国家工信部就已经确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试点。其中,上海的“云海计划”是未来三年培育十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北京的“祥云计划”将力争到2015年,形成2000亿元产业规模,建成亚洲最大超云服务器生产基地。而目前,国内已有至少20个城市先后宣布推出云计算规划。
竞争激烈,重庆怎样脱颖而出?
“我们不会考虑别的城市做什么、不做什么,而是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哪些资源可以为重庆所用、哪些资源可以提高这个城市的竞争力,我们就会去争取。”沐华平说,重庆是站在世界的平台上,跟全球其他国家争取数据资源,而不是跟国内城市竞争。
他别有意味地提及,三年前内地还没有生产笔记本电脑的时候,重庆成功引入笔记本电脑项目;在国内其他城市还没有离岸结算中心的时候,重庆又率先提出了建设离岸结算中心。
一旦拥有了离岸结算中心,重庆的竞争对手就不再是国内城市,而是亚洲IT业发展较快的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
沐华平认为,重庆不仅在电力、人力方面不逊于这两个国家,且身处中国,有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的强大硬件平台支撑,还获得了亚太电信巨头太平洋公司的支持。
沐华平说,重庆在发展云计算产业上面临的真正困难和问题,在于大好机遇当前,发展云计算产业需要的人才等要素还有不小缺口。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对政府和企业来讲都是个考验。
企业行动
渝企牵手思科 打造“宜居云”
当家人忘记带钥匙,在办公室用手机就可开门……日前,我市某小区新安装的一款通过物联网来实现的家门远程控制技术吸引了不少小区居民的眼球。据了解,这正是要在重庆打造“智能城市”的思科与我市桓浩科技公司合作的“宜居云”项目。
重庆桓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熊亮川介绍,“宜居云”包括智能入户门禁、智能家居控制、家居环境监测等智能系统。智能入户门禁提供电子猫眼监测、远程开门、远程实时报警等服务。听到门铃响,通过电脑或手机能看到来人,按下键就可自动开门。家居环境监测则包括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空气质量、室内装修污染、烟雾、燃气泄漏等,如有异常状况发生会自动报警和处理。
世界500强思科也参与到该“宜居云”项目中。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洪新勇称,2010年思科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智能城市”共建协议后,便开始了与桓浩科技的合作,为思科的“云”构架加入本地元素。
“我们将所有智能系统制作成模板,市民可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套餐,计划今年内在重庆推出宜居套餐。”熊亮川表示,如定制智能入户门禁套餐,设备费约在3000元。目前,宜众“宜居云”已在旭阳台北城、渝开发上城时代等多个社区推广应用,随着大规模的应用,费用将下降。
专家声音
“云计算需求 将有爆炸性增长”
——访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
“未来两到三年,云计算需求将出现爆炸性增长。”日前,记者就云计算机遇采访英特尔中国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总监凌琦时,他表示看好云计算的发展机遇。
凌琦说,目前全球已有20亿台个人电脑或其他IT设备,未来3年内,这个数据会扩大到50亿台。
但不管是“英特网”还是“物联网”,它们的扩展都需要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作支撑。所以,在今后两到三年内,云计算的需求将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再看全球投入到IT领域的费用。凌琦说,目前全球投入IT的费用中有80%以上用来维持IT设备的运行,以及数据的处理。投入到创新方面的费用不足20%。“这是个人电脑需要分别计算,大量资源长时间闲置浪费造成的。”他表示,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为IT业带来又一次重大变革。
凌琦表示,要成功打造云计算中心,首先必须使数据中心实现标准化,这是今后几年努力的一个方向;其次,还要将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管理简单化,为用户提供便捷、准确的服务;此外,对云计算本质上并非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运用模式,这种模式的更新升级需要创新来推动,所以在云计算中,创新将是一个永远不变的主题。
媒体聚集
云计算带来的最大机遇是数据处理业务的迅猛增长,重庆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发展云计算,意味着向产业链的上游再进了一步,“金融结算中心、智能城市、物联网等等,这些重庆之前力推的概念都可以装入云计算中”。
——《南方周末》
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浪潮中,重庆注重引入对地理位置不敏感,以信息技术和航空距离来主导、附加值较高产业作为突破口。重庆“云端计划”便是这一思路的主要体现。
云计算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平台,将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得重庆的信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最重要的是,云计算将催生为终端用户服务的软件产业,特别是针对各个环节的串联、结算。
——《21世纪经济报道》
三年前内地还没有生产笔记本电脑的时候,重庆把笔记本电脑生产引到这里,是吃第一只螃蟹的人。这一次,在全国还没有离岸结算的时候,又把离岸结算中心放在了重庆,这也是中国的第一个。离岸云计算中心,重庆也是第一个规划实施。
重庆较印度、马来西亚有一定优势,重庆不仅在电力、人力方面不逊于这两个国家,且身处中国,有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的强大硬件平台支撑,还获得了亚太电信巨头太平洋公司的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