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黄玥)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打击
网络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工作。为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的专门部署和明确要求。江苏根据新形势、新精神,把打击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工作重心放在互联网上,清理一批网络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关闭一批网站、侦破一批色情大案要案。
清理低俗信息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写入报告,将其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将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作为推动文化建设工程重要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江苏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范畴。
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亿,而在江苏7800万人口中,网民数量达到3949万,手机用户2966万。“互联网应用在江苏较发达,政务微博用户也在全国前列,”江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周主任表示,越来越多的江苏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保障江苏互联网的绿色、安全刻不容缓。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阵地建设,推动建设网上图书馆、博物馆等;组织开展“爱心家园”、“网友嘉年华”等网络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明网站评选活动。
互联网的淫秽色情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不少青少年由于猎奇心理沉迷于此,导致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向学。家长们纷纷忧心如焚,深恶痛绝。不少家长建言献策,提出对净化网络环境的新希望。江苏省也积极开展“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主题活动,举办“绿网快乐行”未成年人互联网体验夏令营,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文明意识。“互联网低俗信息是精神毒品,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无益,”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师唐隽菁认为,我们的未来掌握在青少年手中,必须为孩子打造一片纯净的互联网天空。
周主任表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是确保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
打击低俗网站 切断犯罪利益链
近年来,在利益的驱动下,互联网“制黄传黄”活动趋于多变性和隐蔽性,网络淫秽色情现象越发严重。江苏坚持网上净化和网下打击相结合,依法集中曝光、整治了一批传播网络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网站和个人。据了解,2012年江苏破获网络淫秽色情刑事案件1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6名,捣毁为色情网站提供资金的广告联网5家,查破网络招嫖治安案例675起。
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广陵分局干警戴岱乐表示,目前网络淫秽色情案件呈现新的特点:包括犯案成本低,收益高;作案隐蔽性强,作案人将网络服务器架设在国外,可便利租用;传播手段新型化;涉及人员成分复杂;受害网民年龄层次较低,平均年龄仅有23岁。
对此,江苏省公安部门以“打源头、摧网络、切断利益链”为目标,建立24小时网上动态巡查处置机制,快速发现删除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依托省内1700多网站的“网上110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接受网民群众举报。
“以侦办案件为突破口,与通信、工商、银监等部门一起加大网络淫秽色情利益链的打击力度,”江苏省公安厅浦天高表示,江苏将适应互联网传播特点和规律,异地、全国持续打击传播网络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
依法监管 建立整治长效机制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清理网络低俗信息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要实现各项监管“无缝对接”,需要从法律框架内强化整治工作。据了解,1994年至今我国颁布了30余部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司法解释,为我国各部门依法管理互联网提供了有力地司法保障。即便如此,现行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跟不上互联网更新换代的速度。
“目前执法的难点在于对淫秽网站、淫秽图片的鉴定都十分模糊;是否认定为共犯也无法可依。”戴岱乐表示,互联网的出现给淫秽色情监管带来了挑战,对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修订完善相关法规规章,严格依法管理、依法办案。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加强对互联网的依法公开管理,全面落实网站接入、用户信息发布等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网站备案等。
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在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活动中发挥牵头作用,“扫黄打非”办协调督查,通信、公安、文化、出版等职能部门建立快速高效的舆情会商、线索联合核查、案件协办督办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整治网络低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活动,需要法律完善和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治理行动”,江苏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卢晓光表示,各组织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行业自律,也成为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