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念书的孩子》剧照
电影《念书的孩子》自从在郑州奥斯卡中州索克影院试映以来,专场里场场都座无虚席。2月22日,记者在该片公映现场看到,大多数观众在观看影片时都满含热泪,场面十分感人。影片用生活化的情节勾勒了开开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让许多小观众为之动容。
“看《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时我哭了四次:第一次是爷爷吃喜酒忘了开开,当路开找到爷爷并抱住他时,我哭了;第二次是爷爷煤气中毒,被医生救活,开开抱着爷爷哭了,我也哭了;第三次是爷爷离开了人世,开开悲痛不已,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第四次是爸爸把开开带到城里上学,把小胆儿留下了,可是小胆儿一直追着大巴车,我被小胆儿的人情味深深打动,就又哭了。”郑州工人第一新村小学五二班学生王竞艺告诉记者。
观看影片后的李女士说:“片子很感人,尤其是片中的王老师鼓励孩子自己很感动,因为自己也是一名教师,这部片子抓住留守儿童这个典型,非常有意义。强势的家长往往难以理解弱势的孩子,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给孩子造成心理上永远的创伤,这部影片真真切切能够触发孩子和家长心中的某些东西。”
李女士说,《念书的孩子》对她与自己孩子的相处也有很大的影响,感觉自己之前对孩子还不够理解、不够耐心,她认为这部片子通过刺痛观众的方式来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感情,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心。影片中,九岁的开开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乡下,脱离父母关爱的他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孩子作为社会的未来,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和关心。
由于这部影片的初衷是反映关爱孩子,关爱老人,关爱动物,因为关爱让一切变得温暖。记者在《念书的孩子》公映现场看到,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流着眼泪走出影院。观众普遍反映,观看本部电影取得最大的收获是从观影的过程中都给自己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影评界人士认为,电影《念书的孩子》语言清新朴实,讲的都是群众看得懂、听得进的话,运用生动真实的典型事例讲清道理,运用群众喜爱的接受形式阐明了观点。影片反映的不仅仅是中国留守儿童的问题,它的价值正如一位美国博士所说,扩展到了“洋留守”的儿童及家长群体,能给所有相关群体以心灵的抚慰。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电影《念书的孩子》最大功能正是引起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亲情、教育、安全的深刻思考。
正如《念书的孩子》在结尾讲述的那样:宽阔的大路上,飞驰的客车载着哭泣的开开继续前进,路边的风景来了又去,快速的在路的尽头消失。有些事会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伤痛和无奈,但只要全社会都积极关注关心孩子,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目前,电影《念书的孩子》已被中国国家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影片并推荐给全国中小学组织观看。(记者 袁亚光)中国食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