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新西兰各个城市的购房能力去年出现恶化,其中大都市房屋均价是平均收入的5.3倍,而去年房屋均价是平均收入的5.2倍,这使得新西兰购房能力进一步出现恶化。
2013年第9次国际住房负担能力调查(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涵盖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香港337个城市房地产市场。
该调查通过“房价收入比”——由全年总的家庭平均收入除以房屋均价——得出。可负担以及常规的住房市场上的房价不会超过全年家庭收入的3.0倍。而极度无法承担的房价超过全年家庭收入5.1倍,严重无法承担房价为全年家庭收入4.1至5.0倍,而适度负担不起的房价为全年家庭收入的3.1至4.0倍。
房价超过5.1倍显示出对于新房屋的供应需要进行政治和监管措施,该调查编辑人员说道。
奥克兰的房价是最无法负担的地区在意料之中,房价收入比为6.7;而基督城、陶朗加—丰盛湾西部、惠灵顿、但尼丁也被列为极度无法负担的地区,房价收入比分别为6.6、5.9、5.4和5.1。
有三个大都市地区被列为“严重无法负担地区”: 北帕默斯顿为4.4;纳皮尔-哈斯丁为4.5,而汉密尔顿为4.7%。
该调查显示,新西兰没有能够负担的起的房产,也没有能适度负担不起的房产。
财政部长比尔·英格利希在该调查的介绍中解决了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并表示政府为了在新西兰重新提供可负担住房将关注四个结构性问题:土地供应、基础建设、进程以及建筑成本。
他还在今早对新西兰广播电台表示,为使得房价达到家庭可负担范围内,政府会“关注与地方议会的合作”。他表示,财政部预测显示出房价可能会在今年继续攀升,但随着房源供应增加,房价可能会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