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清、袁银才两兄弟在老屋中复习功课。
盼了一年,袁银才和袁银清兄弟俩终于见到了从山西打工回家的“幺爸爸”袁长术。这对儿子并不是袁长术的亲儿子,而是他哥哥的一对遗孤……
“我的心愿就是3个妹妹都能有一套新衣服……”1月14日,记者跟随团市委志愿者来到开县关面乡泉秀村校征集留守儿童心愿时,10岁的袁银才用铅笔头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心愿。
离村校不到一公里,便是兄弟俩的家:一栋矮墙土砖瓦房,里面黑漆漆的一片,潮湿的地面长满青苔,只有厨房烧火的地方才亮着一盏微弱的灯光。7年前,他们的父亲袁长见在外地打工的建筑工地意外身亡,母亲竟也在半年后服毒自尽,留下当时不到2岁的兄弟俩。这时,袁长见的弟弟袁长术便将这对兄弟领到自己家里抚养,从那时至今,兄弟俩过上了在“幺爸爸”家的寄宿生活。
“他们是哥哥的亲儿子,我不能不管!我也不后悔管了他们。”袁长术告诉记者,自己还有3个女儿,最大的8岁,最小的5岁,上头还有年迈的老父亲,一家人都要靠他打工赚钱养活。“在外头打工一个月可以赚2000多元,除去500元的生活费,剩下的都要寄回家。”为了省钱,他也只有在过年时才回家一趟。
而平时照顾5个孩子和老父亲的重担就压在了妻子李小丽的身上。“5个娃儿要吃要穿,啥子都难,还千万不能生病,因为一住院就要花上千块。”李小丽告诉记者,家里两天才吃一次肉,平时就吃自己种的土豆、红薯和玉米。说着她掀开锅盖,抓起一把萝卜菜放进锅里煮,加上点面条这就是他们今天的晚餐。
“快过年了,你最想要什么礼物?”志愿者问兄弟俩。
“我想要一个书包,卡通的!”8岁的弟弟袁银清指着自己的旧书包说。而在旁边的哥哥袁银才想了半天才说出口:“我啥子都不要,可不可以给我的3个妹妹买过年衣服!因为‘幺爸爸’对我们很好!”
听到哥哥这么说,弟弟也连忙跟着说:那我也不要衣服了,就给妹妹们买嘛!
“我记不得爸爸的样子了,我就记得爸爸走了后妈妈经常在哭……” 提到自己的父母,兄弟俩低头沉默。一提到袁长术,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我稀奇幺爸爸和幺妈妈,因为他们对我们好!”
记者握着小银清的手时,他“哎哟”一声,赶紧把手缩了回去。他的一双手冰冷通红,长满了冻疮。
兄弟俩的心愿朴实而温暖,如果你有意愿帮助他们实现新年愿望,可点击重庆共青团官网首页,找到“冬日阳光温暖你我”专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