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Young 随笔 (57)
时间过得真快,尤其是一忙起来,感觉上每天是一週一週的过,而不是一天一天的过,要不是今天有几个客户分别来电及在摄影棚拍家庭照时问起,笔者公司圣诞新年假期的上班及休假时间,差点就忘了只剩两週的时间,就要迈进新的2013年了。
近期也碰到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情,就在前几週,笔者的岳母「幸运」被抽中到法院担任陪审团的一员,其实担任陪审员本来是作为一个新西兰人的义务及不错的人生体验。还记得十几年前,笔者也曾被来信告知抽中担任陪审员,但因当时要出国公干,在出示已订购的机票后,免除陪审团一员的机会。这回也实在是因为笔者岳母的英文程度属于非常的「有限」,因此内子去函解释其英文程度可能无法胜任,笔者甚至也亲自去电告知,并言如果真的要其出席或出庭,为了让审判过程公平的话,得请法院另加聘一位翻译人员在旁,由于因有不少人曾藉故以英文程度不佳为理由,来逃避担任陪审员的「任务」,也因此目前的法律规定所有的新西兰人。无论是否有任何理由,都得要亲自到法庭一趟,由法官开庭前亲自处理。乍看之下,该规定似乎极有道理,但是当笔者亲自陪岳母去法院数趟后,才又亲自多体验到,无论是新西兰的地方政府或是中央政府,都只会劳民伤财,不知开源节流的问题。
读者可能有兴趣知道为何笔者如此论述,话说笔者在前几天的星期一早上,陪着英语不太灵光的岳母到Manukau的地方法院报到,当时在现场也有一群亚裔移民人士,同样有语言程度的考量,每个人也有亲友相陪,可惜的是笔者只见到该法庭负责陪审团一职的经理,除了跚跚来迟之外,态度傲慢的不理会不少陪同亲人来的人提的疑问,只是用极不友善的手势,赶着要这群英文不太灵光的亚裔陪审团”候选人”,跟其他本地人一起进入一间可挤下近百的会议室讲解程序,由于笔者不能陪同进入,只能坐在外面等待,半个多小时后,裡面的人分批出来,终于也见到笔者的岳母走出来,但一问之下,同其他在场亚裔人士一样,根本不知道裡面发生什麽事,也不知道该经理用流利的英语说了些什麽,情急之下,笔者马上追上一位同时走出来的Kiwi,才知道所有的人先分为四组,每一天有一组人来法院先见出庭法官,由法官先选出可以出任的陪审员,再由控辩双方律师筛选最后的陪审团成员。所以该週二早上九点前,笔者只得再度陪岳母到达法庭,除了又再看到所谓不守时的官僚体系外,才知道当天的庭将延候到十点,等到了十点二十多分,才又再被告知该庭已延期到週四开庭,笔者当场差点「想要」昏倒,所幸得知岳母週四不必再到法院来,现场一大群人虽仍未见到法官但马上一轰而散,当然耗时又耗人力又极无效率的陪审团事件也终告一段落。
虽然这件不起眼的事件,却让笔者十分痛心,首先,笔者见到至少有五位工作人员及一位「趾高气昂」所谓的经理在一起散漫的工作,相信只要有一两位勤奋的华人(当然要会英语的),绰绰有馀的可以高效率的做好,这群在法院工作人员的事,真是浪费所有纳税人的钱及时间。其次,一群有合理理由的人(当然是英语程度不佳的移民朋友),牺牲多少宝贵的时间(包括笔者本人),为何没有政府单位无法有效率的执行业务,更不用说如何改善服务品质。其实,要解决因语言因素而申请不能担任陪审员的方法十分简易,只要让申请人到太平绅士(Justice and Peace),公证其语言能力可否适任该工作即可,倘若真的有人为了逃避而违法,亦可用法令来规范或处罚,如此一来,可以节省开支不浪费公帑,又可方便百姓及让政府工作更有效率。说真的大家除了只见新西兰的政府卖国产外,檯面上的政党又无能开源,大家就应该缩衣节食,就尽办法停止浪费、节省支出。如荀子在其着作的「富国」一篇中曾说过:「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开源节流」。因篇幅的关係,笔者下期跟大家分享昨天为了更换个人车牌,又有「机会」体会被各个政府部门「踢皮球」的经验,下期再跟读者们分享,祝各位週末愉快。
14/12/2012
Paul于奥克兰东区
pyoung@amac.co.nz
64 21 95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