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曾在市中心阿尔伯特公园,主持过一届元宵灯节晚会.节目中有一群从大陆过来的京剧年青演员,他们负责的演出不是京剧,竟是踩高蹻特技表演.演员个个年青,拼劲十足,卯足去耍去弄险,惹得入夜的场中观众惊叫连连,掌声如雷----
可是下了台后,一张张褪了红晕的脸上竟有不符年龄的落没感深重.我忍不住问为什么.他们的答案是:[二十七八岁了,这种杂耍的日子何时是个头?未来能有什么好出路?]
我点了点头告诉他们:[你们看不出国运的势头吗?坚持下去,要忍住一时的寂寞,不几年,你们就会因为中国的强大,而为宣扬中国的文化,世界各处跑,忙得无法分身了!]
他们向我投来半信半疑的眼光,至少产生一些光彩.
之后未久,有熟识从美探亲归来,告诉我们,在美遇到当年大陆上海京剧团的武旦演员齐淑芳,这般年纪仍在美成天演出,活儿接不完.[一年有四百场的演出场次!]她说.一天两三场的情形常有.
我知道:时运到了.
事实上,我光关注了京剧,一晃神,外围的整体文化列车早已全面包抄启动了!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学中文的外国人数成千上万地递增上扬,有趣的是,常见到一些外国高层的智囊团里,华人面孔开始普及----也难怪每回访华的外国元首(尤其美国)会时不时地引用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精要的语辞或古书云成语说地,来加强他们的讲稿注解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走向国际的舞台中央,展现精粹与智慧,塑出完全的华人形像,不再曲扭不再误解-----外国人,肯静下心宽下胸怀来认识中国倾听华乐了解华声思维了,且带着应有的适度敬意!
我们华人子民,可要把握好这难得的时机!
这时候,我们该如何回应?拿什么样的内容去展现与表达?用怎么样的文化底蕴去赢得尊敬与信服?
孔子学院也罢,华文教师也好,都是起歩开蒙式地教老外说讲念读写中文-----这些,仅是中华文化探索的基本工具而己-----内涵与灵魂呢?
我在此参加了一回华语文教学研习,结训后累散了架.这种华语文教学于我个人是不太适合的,它需要极度的耐性与温柔,来对待一张张外国白纸- ---这正是我极缺的两样特质.后来华夏协会请我出山教授高三国文,主攻文言文.我一看课本内容,终于勾出我隐了近三十年的教学馋虫来,如鱼得水:都是我大学本科系的小菜一叠!讲起课来得心应手不说,最开心过瘾的,竟是自己!----人之患,好为人师.师大国文系毕业的我,终于找到自己心里缺失已久的一块空洞,这下子,好好地填了个满足!更令我惊喜的一点是:好些材料当年学的时候还有些懵懂不确定,现在一看,清楚了然,像是从胎记带出来的刻印!(这也证明自己老了,理解力强了!还有,在台湾联合报,当了二十年的记者,实际与学理一融,激出火花的璀璨,连自己都吓一跳).我的学生许多已是此间奥大毕业且已就业的年青人,大多已有相当中文基础(至少国中以上),更开心的是:学生听完课回去告诉家长,一眩耀,下回,家长也来参与席间听课了.-----别提我心里有多骄傲!!
因为全懂,且懂得旨趣精粹,所以稍一提示就能说明白,揭开千年神秘面纱而窥真容.------诗经有什么难?不过千年前古人唱的流行歌曲.也有好些是:[妹妹呀,哥哥想念你---]的词,依呀喂,喂呀依的----现在的这些吟喊换成古韵即是诗经(诗经关睢篇即可证之);今天的流行歌曲,千百年后,也成了当时的诗经了.只是,今天念诗经,了解当时民风罢了.如中国古诗第一首: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完全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民族性:向往的太平是这般寂静平和,劳动自养,无求富贵,皇帝老子都不愿搭理"-----但是现在的中国变了.为什么而变?是暂时的变还是永远的变?中华民族的传统本质起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后会变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击壤歌"可以探讨的话题.----这也是我教中国文化的绝对附带课题:任何文字,把它抖开来,看一个逝去的,曾经拥有的,我们的共同世界!
又再来,见到了一位同样来自台湾,很同道的小弟弟何英杰,仿佛见到另一个版刻的自己.一问之下不敢置信:他在奥克兰为近二十多位学生(也含家长)讲中国文学近两年时间!他自行安排教材:诗经,史记,古文.....,我们谈起教学心得,竟比在这儿唱京剧更教我心为之折!(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