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磁器口》剧照。
重庆频道消息 9分半钟的微电影,运用大量制作技巧、原创音乐、场景渲染,烘托出一个“很文艺”的本土故事。这样的“江湖菜”,观众爱不爱?11月5日,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广局称,该区拍摄的首部微电影《磁器口》已出炉,当日上线点击量便接近2万次,有不少网友盛赞,也引来一些网友“拍砖”。
沙区拍微电影,一日赚取两万点击量
从11月5日开始,只要进入土豆网,输入微电影《磁器口》,就能看到由沙区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出品的这部力作。
沙区文广局相关人士表示,这部微电影是“最美沙坪坝”系列微电影的第一部作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磁器口古镇为背景,展示磁器口为代表的美景、美食、美女等三大“重庆名片”,并融合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仅5日一天,《磁器口》在网上点击量就接近2万次。在重庆微电影领域,这一数据令人咋舌。
记者在网上看到,古镇上的川剧、重庆评书、渝绣、剪纸、糖关刀等民俗镜头都出现在电影中,并且连原创音乐也融合了现代中国风和川剧元素,全面展示磁器口风情。
不过,有些网友却认为,文化部门拍摄的微电影在镜头运用、特效制作上颇费功夫,忽略了情节与演技,更像是宣传片,和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显然存在差距。
据了解,在微电影的定义中,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应该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网友oTooTo就直言,“情节稍显平淡,不算微电影,算得上成功的宣传片,或者是文艺气息较重的原创MV。”
“微”与“不微”,没那么重要
其实,对更多网友来说,“微”与“不微”的界限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到了重庆古镇的体温。
在片子里,方言剧《街坊邻居》中“刘卫东”的扮演者、本土笑星凌淋在老茶馆里拍起惊堂木,讲起了方言评书。此外,红灿灿的古镇火锅特写,漫步雨中的重庆美女,让人又饱口福,又饱眼福。
网友“想且仅想”说:“一切都那么真实,看了以后又想家了,想耿直的重庆人。我爱你,重庆。”
网友“leeandcookie”表示,本来以为就是个千篇一律的宣传片,细细一看,还有一番味道在里面,打起“微”与“不微”的口水仗,意义似乎并不大。
2011中国澳门国际数字电影节“最佳数字电影”奖获得者、知名纪录片导演陈富告诉记者,由地方文化部门投拍的“微电影”,或许难以摆脱一些固定的宣传思维,让受众产生概念上的差距,“但一部微电影仅一天就冒出近两万的点击量,而且还持续上升,从这个数据上看,《磁器口》的传播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