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奥克兰一位专门从事预防自杀研究的著名专家表示,国会上个月通过酒精法案未做任何实质性调整,其实是错失一次预防青少年自杀的良机。酗酒少年屡见不鲜。
在第10届“世界预防自杀日”网络研讨会上,奥克兰大学格雷戈里•卢克•拉金教授讨论了自杀的原因,其中包括酒精和药物滥用,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明显。
死因裁判官尼尔·麦克莱恩上周公布的每年自杀统计数据显示,毛利及太平洋岛族青少年的自杀率增加。
去年全国有547例自杀案例,其中包括5至9岁年龄段的一名男孩,10至14岁年龄段的少年11名,15至1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80名。
在昨日的网络研讨会上,专家强调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新西兰每十万人的自杀率为十一人,在英语国家中人数最高。
自杀在我们国家存在“资金不足和调控不够的问题”,这意味着大家存在共同的误解,如青少年是最危险的年龄群。
2010年的统计表明,最常见的自杀年龄段并不是青少年,但资金往往主要针对的是年轻人,因为往往认为青少年容易误入歧途。
研究人员说,预防自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提供道具”防范于未然,如奥克兰市的格莱弗顿大桥自从1997至2001年间被拆除安全屏障后,试图自杀频繁的次数前后差别近6倍之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崛起,网络欺凌更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但他表示,网络同时也可以用来防患于未然。比如有些个人通过博客发表试图自杀的想法后,网络社区的热心人会进行心理调解和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