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历经51天的检修,长江索道再次迎客,市民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9月3日,长江索道恢复运营,市民在车厢里用独特的视角看城市。
停运检修50余天的长江索道,从9月3日起恢复运行。在此次检修中,市索道公司不仅对索道牵引绳、避雷绳等设备进行全面更换,还对长江两岸索道站台进行了装修。“升级”后的长江索道不仅仍发挥着过江交通工具作用,还因为充满文化味,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在恢复营运首日,就迎来5000多人次乘坐。
昨日早上8:00,记者在长江索道新华路站台看到,索道大门进门处的一块浮雕很是惹眼。在乘客进出口通道的两侧墙壁上,新增了一面文化墙,挂上了不少与索道有关的图像、老报纸和不少山城旧貌的老照片相框。三块镶嵌着上世纪80年代《重庆日报》的相框,分别记录着当年长江索道开通、索道设备更换等历史点滴,无声地诉说着长江索道的风雨岁月,吸引了不少乘客驻足观赏。
“那时索道设备远没有现在这么好,但大家都对索道充满好奇,尤其是上下班时,每次车门一开,大家就一拥而上。”站在相框前追忆当年索道开通的盛景,家住上新街、已67岁的赵大爷感慨说。虽然退休已久,但赵大爷仍然坚持每天一早乘坐索道过江,到朝天门广场打太极拳。
记者走进索道车厢内,居高临下俯视脚下依山而建的房屋和滔滔江水,迎风游荡在半空中的畅快感觉依然。因为牵引绳等设备进行了更换,运行途中车厢比以前更加平稳。
不到5分钟,车厢顺利抵达南岸上新街站台。站台通道走廊处,《疯狂的石头》、《周渔的火车》等一张张曾在长江索道取景的电影剧照相框直映眼帘。看着眼熟的剧照,那些或诙谐幽默、或感人至深的影片场景逐一在脑海中浮现,不少乘客停下脚步,站在相框前点评、留影。
“快点,索道车厢要来了,快帮我拍一张!”站台上,一位已摆好“POSE”的女乘客,用普通话大声招呼两名同伴赶快按下相机快门。原来,这三位乘客是从浙江来重庆旅游的“背包族”,对长江索道慕名已久。
“重庆的长江索道实在太壮观,太美了!”从浙江来渝旅游的王小姐,伸出大拇指无不羡慕地说,“重庆人可以乘坐索道在江上‘腾云驾雾’,我们那里可没有这种‘享受’。”
据索道公司统计,在昨日长江索道恢复营运首日,没有打卡而是直接购票的乘客达900多人次,其中多数都是外地游客。随着东水门大桥未来贯通后索道交通功能日渐弱化,索道公司将围绕索道开发出相关旅游产品,突出其旅游功能,成为重庆游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