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4时许,一辆装满甘蓝、菜心、黄瓜等高山蔬菜的20吨冷链物流车,从武隆港峰农业公司冷冻仓库出发,22个小时以后,这批蔬菜将被香港市民抢购一空。
7月27日凌晨5时,香港某市场老板冯友华,对来自重庆武隆的蔬菜开箱验货。看着翠绿鲜嫩的苦瓜,冯老板忍不住抓起一根塞进嘴里,边嚼边赞:“真香!”
武隆高山蔬菜为何能直供香港,成为香港市场的抢手货?
从零到一,岂是一个“巧”字
农产品出口,谈何容易。特别是水果、蔬菜等鲜货,要进入港澳市场,就要经过农残、重金属、微生物等26个项目、1040个指标的检测,全部达标者,港方才能发放通行证。
过去,我市蔬菜出口香港,都是“贴牌出口”——由具有供港资格的企业收购后,运往深圳、东莞等地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分拣、加工、包装和保鲜后,在当地报检报关,间接出口。
而今,武隆高山蔬菜有了“直通车”——武隆县港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1.8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已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完成了备案登记,获得了我市首张直接进入港澳市场销售的“通行证”。由此,武隆县的蔬菜外贸出口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从零到一,有很多巧合。”涪陵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李进说。涪陵局负责涪陵、南川、丰都、垫江、武隆、黔江、彭水、石柱、酉阳、秀山等渝东南片区十个区县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认证认可和监督管理工作。去年初,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涪陵局决定有针对性地为地方政府解决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他们发函给辖区政府,征求当地政府需求。
“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函件,没想到,武隆县政府这么重视。”李进说,武隆县领导亲自带队到涪陵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武隆高山蔬菜出口。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固然有巧合的机缘,但也并非都是偶然碰巧。”武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奇柯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县委书记刘新宇就明确提出,武隆不能只有旅游这张名片,还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把武隆高山蔬菜打造成武隆县第二张名片。
一方是武隆县委县政府的“走出去”意识,一方是涪陵检验检疫局的服务地方发展理念,以一封看似偶然的函件为媒,二者良性互动,相促相成,开始了此后一系列的“亲密合作”。
去年7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共同建立出口蔬菜安全示范区、促进优质农产品出口备忘录》,共同开展出口高山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建立了武隆高山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从种植基地、初加工、签证放行全程控制,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
涪陵局的做法得到了上级机关重庆检验检疫局的肯定和支持。重庆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孙文康曾任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经由他牵线搭桥,邀请深圳供港蔬菜企业到武隆考察,一步步帮助武隆高山蔬菜打开出口香港的市场。
天时地利,严格标准获青睐
深圳南山农产品批发配送公司董事长陈炳强曾带队到武隆考察。在双河乡高山蔬菜基地,宽敞的水泥路边,成片的四季豆、黄瓜、西红柿、莲白,密稀有序,绿意盎然;远处,群山如涌动的波涛,绵延起伏。大口大口呼吸着山上清冷新鲜的空气,陈炳强感慨道:“我终于发现了一块种植蔬菜的绝佳宝地!”
陈炳强说,香港有700多万人口,蔬菜自给率不到10%,大部分靠内地供应。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污染的加重,沿海出口鲜销蔬菜基地不断萎缩,加之台风频袭、气温较高等种种因素制约,供应存在大量缺口。“武隆海拔高、气候条件好、没有工业污染,可以说是一片‘净土’。”陈炳强说,高山蔬菜的灌溉水是山泉,水质特别好,生产出的高山蔬菜绿色、环保、生态、自然。
香港蔬菜同业联会副会长王正强从事了多年蔬菜营销。他曾在武隆县农家乐,接连吃了三份甘蓝:“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这么清香甜美的蔬菜了。在武隆,我终于吃到了蔬菜的本质味道!”
如果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武隆高山蔬菜直供香港的先决因素,那么,从基地选址、技术管理,到产品运输过程都按照有关标准严格实施,就是其取胜的关键。
港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荣介绍,1.8万亩基地的种子、肥料,都是由港商选定,并进行监测。为了确保质量,做到万无一失,他们特地从香港高薪聘请了4位技术人员驻地指导,又从广东、深圳等地“挖”来12名多年从事对港蔬菜种植的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武隆高山蔬菜的种植管理。
香港百佳超市首席供应商——香港绿田蔬菜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若钦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跟踪考察后表示,“武隆高山蔬菜安全、健康,我们非常愿意将其产品推向香港市场。”
富民乃大,通力相助出高效
武隆石桥乡八角村,是供港蔬菜重要的菜心生产基地。55岁的傅德全告诉记者,他家3亩地,按每亩500公斤谷子,全部流转给港峰农业发展公司,他在基地干活,每个月能挣到1500元工资。附近的80多户人家,也轮流在基地打短工,干一天活能挣50元。“菜在香港卖得起价,公司也才给我们出得起价。希望蔬菜能长期出口,这样公司好,我们也能挣到钱。”
武隆县适应种植高山蔬菜的面积达30万亩,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蔬菜产量将达到50万吨,产值8亿元以上,仙女山、弹子山、白马山、桐梓山、罗英山等五大高山蔬菜生产片区的数万农户,将每户年均增收万元以上。对于这项扶贫开发、惠泽民众的工程,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倾力助推。
由于武隆高山蔬菜品种的特殊性,涪陵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武隆高山蔬菜的各个环节实施风险评估,制定出鲜蔬菜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的供货时间安排检测检验检疫时间,既保证产品的安全卫生,又保证及时通关产品鲜活度和质量。
“来自武隆的供港蔬菜,经过过驳换车之后,在口岸只需要核对一下封识就可以了,现在最快3分钟左右就能顺利通关。”深圳文锦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人说。
然而,过去来自武隆的蔬菜要走文锦渡,由于运送量少,往往排到最后,等到中午才能通关。经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商,去年,重庆和深圳签订了《深渝两地关于直通放行的合作备忘录》,根据这个合作备忘录,深圳给予从重庆来的供港蔬菜很多便利的通关条件,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从重庆来的蔬菜在深圳接驳场,包括到检验口岸,不再进行卸货查验,直接进行封识核对后就可以通关,通关的速度大大提高。
港峰农业发展公司是一家2007年才创办的企业,虽已获供港澳蔬菜加工企业备案,但起步阶段,实力有限。武隆县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帮扶港峰农业发展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提升供港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公司董事长谭荣动情地讲述了一件让他铭心刻骨的往事。
蔬菜运往香港需全程冷藏才能保鲜,单面车程需20多个小时。根据物流公司的运作方式,当冷链物流车运货抵达香港后,要等装满返程货才能回渝,否则物流公司就会亏损。这意味着,港峰农业的蔬菜销售将受制于运输环节,周转时间将大大延长。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购车。据测算,至少需购10辆、每辆车售价97万元。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说,近千万元的购车款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武隆县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责成商务局牵头协调。很快,由重庆农业担保公司担保,重庆银行为港峰贷款1400万元。“没有政府和有关单位的鼎力支持,我这个民营企业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说有今天这样规模的跳跃式发展。”谭荣说。
出口贸易,重庆农产品路在何方
武隆高山蔬菜直供香港市场,虽然量小、产值低、收益率还不高,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对于我市的农户增收、扶贫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加速现代农业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意义。
有关资料显示,2000-2011年,全国蔬菜出口量由320.3万吨上升到973万吨,出口额由20.8亿美元上升到117.5亿美元。2011年蔬菜出口量占我国当年蔬菜产量1.5%,增长潜力巨大。
蔬菜出口有着巨大收益。以今年3月份上市的菜心为例,在重庆本地的销售价格为每公斤4到6元,而在香港市场上每公斤却能卖到34元港币。今年7月,在迪拜,重庆原本论斤卖的西兰花,售价为10欧元一个。在除去运费、损耗外,价格仍比重庆本地市场要高出许多,这部分收益很大程度上可以让给种植农民。
重庆农业如何转型升级?农产品怎么拓展境外市场?8月8日,在武隆县举行的西部高山蔬菜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重庆高山蔬菜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病虫害较少;抗逆能力强,可均衡保供,绝大多数蔬菜品种都能在山区找到较适宜的种植地点;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山区蔬菜的物流成本不仅会进一步下降,蔬菜保鲜运输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有利于参加全国蔬菜产业的优势竞争和分工布局。
高山蔬菜也面临许多挑战:生产基地规模小,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种植品种单一,生产效益偏低,大宗菜、低档菜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大,仅莲白、萝卜就占了高山地区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其它精细品种比例过小;种植技术不配套,单产较低;科技推广力量薄弱,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难度大。采后处理技术滞后,也制约着高山蔬菜的市场半径和品种多样化选择。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高山蔬菜的步伐,这已成为广泛的共识。但在武陵山区,要把供港高山蔬菜做大做强、做出影响力,光靠武隆单打独斗不行。专家建议,在重庆市武陵山区域应推广武隆高山蔬菜出口经验,七个区县“抱团”,以武隆为中心,创建“武陵高山蔬菜”品牌,带领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
建立“总部经济”,势在必行。现在的农产品“走出去”,还多是企业行为,是民间自发,还只是初始萌芽阶段,没有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应建立由政府牵头的组织,协调各方关系,创立农产品“总部经济”。
科学布局,扎实推进。由于缺乏统一、可控的规划,各地为促进农民增收都在加快蔬菜发展,但并没有按照适地生产的原则进行科学布局,生产方式、栽培季节和品种结构雷同,上市期集中,容易出现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与不足。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借道出海”或“直接出口”,彼此难免恶性竞争,对现成的出海通道也是一种浪费。应实施“差异化”战略,把能够走出国门的农产品进行梳理,避免各地零敲碎打、各自为政。而由于高山可耕地资源有限,且高山区域自身生态相对脆弱,只有按照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型高山蔬菜的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方能引导高山蔬菜可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还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关系。高山蔬菜种植、出口,是武陵山区连片开发的重要突破口。扶贫开发是政府行为,但具体卖菜又是市场行为。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政府开通“绿色通道”,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企业提升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开拓市场,二者有机统一、协调,推动农产品出口大步向前迈进。
有探索,才能有突破;有突破,才会有出路。武隆高山蔬菜直供香港,虽只是“破冰”之举,但此举增强了我市农产品“试水”国际市场的信心和勇气。今后,我市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要走出大山,走向海外市场,就必须要有众手划桨、步调一致的大局意识,后发制人、奋勇赶超的雄心壮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坚实行动。如是,我市大农村将迎来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的又一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