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政府需要重新检讨学校分级制度的问题,因为欧裔白人避免让子女入读低级别学校。 教育部数据显示,2000年,就读最低的第一至第三级学校的欧裔白人子女有60,431人,该数字较去年减少至32,851人。
整体而言,欧裔白人子女就读级别较低的学校比例在这十年内已轻微减少,但校长们表示,但入读校贫穷社区学校的欧裔白人子女人数则是大幅下跌。
在最富裕社区学校读书的欧裔白人子女人数增加,同期,在最低级别学校就读的欧裔白人子女人数减少。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0年就读于第八级至第十级学校的孩子中,有四成二是欧裔白人,该比率截至目前已增至五成。同期,就读于第一级至第三级学校的欧裔白人子女的比率,由13%下降至8%。
校长们表示,许多欧裔白人家庭为了不让孩子在区内较低级别的学校读书,而特意转学到附近较高级别的学校读书,原因在于这些家长们并不知道学校级别仅代表学校所在社区的富裕程度,而不是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说,该数据并不证明欧裔白人避免子女就读低级别学校。
该部门表示,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包括人口、新建学校以及社区富裕后令级别上升。
政府需要重新检讨学校分级制度,让学校可以按级别提供拨款,但需要消除级别造成的歧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