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Rotorua的Energy Events Centre,当Destiny Church主教Brian Tamaki在该教派年会上,向教徒们宣传他心目中“City of God”蓝图时,台下一片奇怪的平静。通常,他的追随者总是给他热烈的掌声,高声的哈利路亚,但这次当Brian Tamaki谈到“这个转变”,谈到人们“应放弃对房产、工作和乡土的愚忠”时,台下只有稀稀拉拉几声喝彩。
无疑,信众们都在逐渐清楚:主教Brian Tamaki的新意图,是将Destiny Church散布在大洋洲的11个分舵,合成一个整体,并设立在南奥克兰。用主教的话说,今后,Destiny Church是one church with one vision。
而这时,信众们的心里也开始升起一个新的问题:“主教是不是今后都让我们搬到南奥克兰居住?”
羊群效应
有人说,Brian Tamaki是一位对羊群效应非常敏感的教主,这种看法认为,在Destiny Church开始走下坡路的今天,Tamaki之所以将今年年会定在Rotorua举行,是因为Rotorua场地大小正合适与现在的参加者,而Destiny Church在奥克兰的会场场地太大——Tamaki本人布道时,宁可要一个小一点的满场,也不要只坐了一半的大场地。
这一次媒体关注的重心,在“City of God”这个概念——第一次由他在2008年提出——现在,他披露更多计划细节,要在南奥克兰建立一个教区综合体,一个五脏俱全服务教友的地方,包括高等教育等等。台下的教徒,有相当比例的毛利人,他们能不能依照教主所说的,去除所谓“狭隘的乡土观念”呢——Tamaki本人批判所谓“乡土观念”已经很多年了。
年会第二天,Tamaki公布了他的教区综合体模型,计划在南区的Wiri,将一个工业用的warehouse改造,使之成为会议中心——但仅此和“city”的概念还差得远,而且,没有迹象显示会建设住宿设施。
中心将有3层楼面,包括礼堂、录音室、表演艺术和科学中心、拳击馆、书店、咖啡店、早教中心、学校以及图书馆,貌似现在总部的升级版——Destiny Church总部现位于Mt Wellington的Allright Pl。
Tamaki还谈到将购置更多土地,扩充教会中心,同时他对于谁来支付费用也很坦率:当然是他的信徒。“项目需要很多钱。”他说。
这是否意味着,Tamaki会向教徒施加压力,让他们卖房子卖地,改住教区中心“大家庭”中,以此支持Destiny Church继续存在呢?
至少对外,Destiny Church是否认的。在一份声明中,Destiny Church说,“项目中不包含住宿,因此搬到奥克兰的信徒很自然将在该地区寻找住宿,我们没有要求信众变卖自己的房产来支持这个项目。”
新的教会中心会接手现有的早教中心和初高中,并计划向大学教育拓展。
教会称,搬至南奥克兰将“对南奥克兰地区产生帮助”。
对此,宗教观察者组织Cultwatch的Mark Vrankovich说,“City of God”的项目可能会分裂一些家庭。
Mark Vrankovich研究Tamaki现象大约10年时间,他说,“他必须要清楚,不是很多人愿意跟他一起搬家……毛利人的家庭对他们很重要,我不认为人们会打起包裹就走。”
Vrankovich说,他希望教会能在筹资的问题上做到透明,因为海外有不少案例显示,教主的“远景规划”从来都没有机会实现。“钱进去了,但什么也没有发生,胡萝卜总是吊在眼前……这是筹资的好办法。”
清理门户
此间本地媒体曾有评论说,新西兰政界现在对Destiny Church“太给面子”了,以为仍具备影响相当选票的能力,其实该教会的影响力已经下降了不少。而这次年会,也暴露出了Destiny Church内部的骚动和分裂。
按照Tamaki的说法,他过去7年都在和他的地区牧师的“教区精神”作斗争,到最后不得不清理门户,因为有些教区的领袖们不愿意分享他“单一教区”的理念。
这套说法,被理解为事涉近几年那些离开教会的几个资深教区领袖,他们在教会的方向上与Tamaki有分歧。
其中,包括以前的左膀右臂John Weatherby。这个人在2000年帮助他建立了奥克兰分舵,但其后发现要效忠于Tamaki本人而非上帝的时候,尤其是在Tamaki本人从德国参观归来后,将自己和希特勒相提并论,称都是“一个人领导一支军队”之后,这个人就退出了。
另一些资深人物的退出,是因为钱的问题。许多教区牧师对于不得不把更多的钱上交奥克兰总部,都感到沮丧。2010年,布里斯班教区牧师Andrew Stock在大部分教区信众都对钱的安排感到不满后,宣布退出;还有该教会在惠灵顿的牧师Campbell Bond,在被要求将惠灵顿教堂的37万款项转到奥克兰后,也和教会划清了界限。
按宗教观察者Mark Vrankovich的看法:Tamaki为什么要在Destiny Church明显走下坡路的时候,不惜一切打造“City of God”教区概念,是因为Tamaki本人也清楚教会的现状,Tamaki因此很可能是想效仿两个在奥克兰“非常繁荣的教会”,这两个非常成功的教会都是“大总部”的教会模式。Tamaki应该会认为,这样对筹款更有利。
Vrankovich说,通过将目前分布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各个分舵进行整合,从而集中于一个大型的“mega church”,并将其放在南奥克兰,Tamaki应可具备更多管控、更多信众以及更多钱。他认为,Tamaki的所做所为不是以圣经为基础的。
社区教会
但维多利亚大学的一位宗教学教授Paul Morris却认为,“Tamaki使用的是圣经中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旧约中提到了建造上帝之家,即‘新耶路撒冷’,在那里上帝与民同在。”
“那是一幅非常有力的图景,是结局的一部分,当然有些词可以推敲,比如希伯来文的‘Ir'意思虽然是city,其实是指任何一个有墙的地方,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都市的意思。”
Morris说,福音派教会具有建造新项目的历史传统,“一部分是维持承诺的需要。”他认为,Destiny Church在经历过大选政治挫折之后,这几年需要重整其核心队伍,而从不缺乏宗教想象力的Tamaki,因此想到建立一个社区型教会,让教徒不仅在一起祈祷,而且在一起学习和生活,“这能满足那些需要更‘强烈’宗教体验的人,但副作用也会同时出来,因为他们建造了一个有可被孤立被隔离的社区”。
Destiny Church使用哪种方法让教友捐钱,一直是媒体非常关注的问题。“我的另一个担心是他会要求那些最没有能力支持的人,来负担费用,这个新项目的门槛很高,要成百上千万元,非常可观。”Morris说。
就算City of God的概念如期推出,那些分散在大洋洲各地的教徒会搬到南奥克兰居住吗?至少对于已经入教17年的Rotorua District Councillor Janet Wepa来说,她说不会。“当然,我还是很期待去参观。”
Janet Wepa认为,Tamaki本人对于追随者的看法是现实的。“Brian教主说的很清楚,他欢迎每个教友都搬到奥克兰,作为新发展项目的一个部分,但是,他作为教会领袖已经很久,能够很清楚理解,有些人愿意搬家因为搬家适合他们,另外一些不适合就不会搬。”
另一位在Roturua的信众Matt Warren说,“Brian教主喜欢挑战人们的习惯思维,例如乡土观念,这是他的热情所在……至少我们是在建设一些我们相信的东西,我们相信这样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DESTINY CHURCH
——媒体上的历史
·1998: “获得重生”的基督徒Brian Tamaki和太太Hannah组建Destiny Church;
·2000: Brian Tamaki在布道中的言论开始被媒体关注,TVNZ指其无法体现准确、公平、平衡的准则;
·2003: Destiny Church的社会服务部门负责人、前警官Richard Lewis组建政党,名为Destiny New Zealand;
·2004: 媒体披露Tamaki本人的奢华生活,包括昂贵的礼物、游艇等。披露Destiny在“合同”中告诫新的教徒,不缴纳十一税就是在“抢劫上帝,或等同于偷”;
·2004-05: Destiny Church组织一系列“Enough is Enough”主题游行,参与者数千人;
·2005: Tamaki被追随者拥立为主教;
·2005: Destiny New Zealand作为党派在当年大选中获票0.62%,两年后撤销了党派登记;
·2008: Destiny Church开始计划在南奥克兰建立大型教区综合体,批评者认为将是一个“围墙中的城市”;
·2009: 大约700信众宣誓效忠Tamaki本人,并获“誓约戒指”;
·2012: Destiny Church现拥有11个分舵,比10年前顶峰时20个下降;大型总部“City of God”提上日程。
摘自: 新西兰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