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市民在民营企业招聘会现场找工作。
重庆民企发展迅猛,民企就业大有可为。5月8日,规模浩大的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仪式在江北区观音桥举行,全市各区县分会场同时启动。当日,全市各分会场共组织1624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54958个就业岗位,进场求职登记38520人,求职意向成功12130人。
招聘企业变化凸显民企产业升级
在观音桥启动仪式现场,150家招聘单位扎堆入场,以9011个就业岗位向求职者大摇橄榄枝。当日进场人数突破1万人,达成用人协议的有3000余人。
“去年参加招聘的民营企业只有100家左右,今年陡增了50%。”江北区就业局负责人介绍,以往参加招聘会的民营企业相对较少,提供的岗位数量、待遇等都不够吸引人,而今年这一现象开始逆转。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参加招聘的民营企业除少部分仍属传统行业外,来自环保、科技、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企业占据了招聘现场约六成的展位。同时,这些来自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提供的岗位,大多是技术性岗位,开出的待遇普遍达到了月薪2500—5000元。
反观传统的制造等行业,尽管岗位名称冠以“总监”、“经理”等名头,待遇却不及新兴产业企业。与此对应的是,这些来自新兴行业的民企,获得了大量的求职者青睐,展位前的人群经久不散。
“重庆的民企不仅发展速度快,并且产业升级趋势也很明显。”重庆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人才市场整体趋好,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既有人才大多集中在传统行业,新兴行业人才缺乏。
招聘“一锤子买卖”渐行渐远
“你们企业有没有相应的培训、学习机会?”“能介绍下贵公司的晋升渠道么?”这是记者在现场听到的出现频率颇高的求职问题。
以往简单的薪水、休假、保险等“硬指标”,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已不再成为求职者关心的焦点,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均已高悬于招聘展位的正上方。
“现在求职者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了。”一位企业人事主管感慨,以往招聘,就是说清工作任务和薪水后就立即拍板,很简单的“一锤子买卖”,而如今,这一套已经不灵了。
“现在餐厅招个服务员还得岗前培训,何况是一个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一位求职者听到这位主管的话回应道。